幾千億的貿易差額,幾美分的工人報酬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所帶來的希望和恐懼,因巨額貿易不平衡而引發的警告,以及美國零售業執行長們的百萬年薪,這些故事都是從中國製造業最低端的工廠開始的,也是從無數個中外合資工廠開始的,或是從普通制鞋女工王海雲(譯音)的手上開始的。她每天要用她的縫紉機器縫製600雙工作鞋,她的所有顧客都在美國,以至於許多鞋號都令她很難揣摩。

這位來自山東棉農的女兒,在休息期間談到她所縫製的工作鞋的號碼時猜測說,「這些人一定都很胖吧」。像絕大多數中國工廠的工人一樣,王海雲的工資也按件計算的,她所縫製的每一雙工作鞋,無論是大號還是小號,她所能得到的報酬都低於一美分。

國際先驅論壇報8月3日發表題為《幾千億的貿易差額,工人們卻得到幾美分》的文章,對目前中國這個火熱的「世界工廠」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同時也介紹了得到最低報酬的中國工人的現實生活,從而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的工廠和工人只在這場全球化中得到了「很小的小頭」,而「大頭」則落入了美國和西方零售買主的口袋中。

王海雲所工作的制鞋廠,位於中國北方工業重鎮天津市的郊區,像讓王海雲這樣獲得如此之低報酬的工廠,早已遍佈中國各地,從而也更讓美國和歐洲擔心,西方的製造業正在被中國挫傷元氣。美國和歐洲的官員爭辯說,像王海雲所工作的這樣工廠,都受到中國被貶值的貨幣的保護,也就是說沒有升值人民幣正給中國工廠提供一種不公平的競爭優勢。

然而,若是更進一步觀察天津佳華(Jiahua)制鞋廠,它卻展現出另一幅完全不同的畫面,其實中國方面只獲得非常微薄的利潤。據來自中外雙方的僱主和其它行業的執行長們介紹,在中國龐大的製造行業,最大的利益獲得者並不是像佳華制鞋廠這樣的合資企業,而是那些在美國和歐洲市場推銷這些「中國製造」商品的外國公司。

天津佳華制鞋廠的經理們向記者提供了一份少見的詳細介紹了營利和費用的報告,其中包括工人工資以及其它與制鞋費用相關的資料。制鞋程序首先從梳理從美國進口的皮革開始,在經過155道費力的工序後,它才能變成一雙完美無瑕的工作鞋。這家合資廠出售每雙工作鞋的價格為15.30美元,稅前利潤約有65美分。而美國主要零售商出售這雙工作鞋的價格,卻是49.99美元,在去掉運費、倉儲和人員工資後,假定其稅前利潤是美國大型零售商的平均水平7%,同一雙鞋美國零售商賺了3.46美元。

與每天從中國港口裝船的成集裝箱的襯衫、長褲和電子產品一道,天津佳華制鞋廠所生產的工作鞋,也在為中國每年與美國的2000多億美元的貿易差額做著貢獻。但是,貿易統計數據卻未能顯示出,這些工作鞋在各自國家經濟中的價值。儘管這些產品都貼著「中國製造」的商標,而且最後還被賣到49.99美元一雙,但15.30美元出廠價的工作鞋卻在美國產生了兩倍多的財富。

27年來一直從中國進口商品的香港製造業專家費尼格(Steve Feniger)說,像從天津佳華制鞋廠進貨的美國零售商,才標出高於出廠價三倍的價格,若是與那些知名品牌相比,還是相當低的。「拿Calvin Klein牛仔褲來說,它可能會標出四倍或五倍的價格,」早前曾經在Warnaco集團工作過的的費尼格說。這家集團擁有像Calvin Klein、Nautica和Chaps等名牌商標。

費尼格還舉例說,一件Polo襯衫在中國的生產價也就是3.50美元,但在美國卻賣30美元。因此,費尼格得了這樣的結論:「賣主擁有比買主更多的力量,在製造業低端行業的工作是份艱難而孤獨的工作。」

文章指出,在過去十年中,國外買主對中國更便宜商品的需求,以及商品價格的上漲,已給中國製造業施加了強大的壓力。十年前,中國制鞋和製衣工廠的利潤約為 10%,現在他們能獲得5%就算非常運氣了。來自北京一家西方諮詢機構的專家指出,「一個基本的真相是,這些在中國制鞋的傢伙們,實際上只分得一塊非常小的蛋糕。」

以天津佳華制鞋為例,它所生產的工作鞋,一半以上的造價都部分或全部以美元計價,其中包括從美國進口的皮革和合成膠。考慮到這種工作鞋最後零售價都是在中國以外增值的,如此之大的比率,就算中國上人民幣升值10%,這種工作鞋的價格也才僅僅上漲1.3%。

為此,中國近幾年已開始改變其製造業基礎,出售像先進機器和電子產品的價格也比以往更高。但在中國擁有數家合資企業,其中包括天津佳華制鞋廠的 Forsan公司總經理伯德(Tim Bird)指出,在中國制鞋行業,想獲得和失去美國零售商的合同,現在已「摳」到美分上,「有時我們接到電話,買主說,‘你們給帶鐵頭的工作鞋收了60美分,它的造價應該是50美分,我們就說,好吧,我們就給你減去10美分。」

Forsan公司是由其創始人Loretta Lee控制的,她的制鞋業的數據顯示,在2005年她的財富主要來自15.3%的淨資產收益率,其中也包括她所控制的製衣業。但仍要比沃爾瑪的效益少很多,數據顯示,沃爾瑪的淨資產收益率達22.5%,而同在美國銷售中國貨的更高端一點的零售商Nordstrom,則達到26%。擁有英國國籍的 Loretta Lee,所控制的公司已在澳大利亞上市,但這些在中國並不稀奇。在2005年,58%的中國出口商品都是由那些在中國獨資或合資的外國公司生產的。

在日本和韓國進行工業化期間,他們主要以自己的工業為主導,然而中國現在所擁有的,卻是一個由外國人運轉的經濟。據華盛頓國際經濟研究所統計,外國公司約佔中國製造業總數的三分之一。該研究所高級專家拉爾迪(Nicholas Lardy)說,「這個數字實在太高了」,在美國這個世界最開放經濟中,只有20%的製造業被外國公司控制著。

國際先驅論壇報說,上述這些「大問題」對天津佳華制鞋廠的工人來說,似乎關係不大。他們絕大多數人都是農民的兒女,離開農村來到天津,來到這個太陽幾乎很難穿過厚厚雲層的城市,而這個城市的水道已被污染物變成了黑色,這個城市騎自行車的人也正在給開車的人騎摩托的人讓路。

絕大多數佳華制鞋廠的工人都居住在工廠的簡陋宿舍內,八人一間,統一在職工食堂吃飯。每個月的住宿費和伙食費約為19美元。每週工作六天,經常加班加點,像王海雲這樣的熟練工人每月能掙1350元人民幣,她把工資的三分之二寄回老家山東。

29歲的張麗(譯音)的工種是給工作鞋穿鞋帶,由於剛來不久,現在每月掙1000元人民幣。她說,時間長了她會幹得更快一些,到那時她會像其它同事那樣,一天能給1400雙鞋穿上鞋帶。

目前,天津市的每月最低工資已從過去的590元長到670元,但這樣的數據並不准,因為幾乎所有在工廠工作的人都在加班加點。專家說,長工資意味著中國生產的商品開始提高價格。而中國生產費用的增長,最終將會削減像零售巨頭沃爾瑪這樣零售商的利潤,同樣也會影響到其它一些像Timberland或Nike 從中國獲得商品的公司。但漲價對零售價格的短期影響,可能是微不足道的。

佳華制鞋廠26歲的男工史永峰(譯音),說他眼前最關心的是掙足夠的錢,好給兒子交學費,可能還會在某一天給自己買一台電動單腳滑行車。史永峰說,他從未上過網際網路,也沒有手機。他的工作就是在每雙工作鞋裝盒前,給它打上49.99美元的價格牌。而他自己的鞋子卻是從一家軍需店購買,相當於2.50美元。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