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組圖:安徽百年老屋賣給瑞典人 將整體遷至國外

 2006-07-07 21:0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安徽百年老屋醞釀「挪移」至瑞典

  最低價是20萬元但賣房性質問題難以界定

  當地主管文化的副縣長稱該老屋不屬於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這是祖上留下來的家業,我們不能夠好好保護,是我們沒出息。現在只能把它賣了,希望它有個好歸宿。 」在堆滿了雜亂物品的老屋內,汪大媽說出了這樣的話。

  58歲的汪大媽是安徽省石臺縣苛田鄉源頭村的一位農家婦女。她的丈夫李益坤今年63歲,是這棟老屋的第9代傳人。

  一個月前,年近200歲的老屋被石臺縣安徽天方茶葉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鄭孝和看中,準備作為禮物送給瑞典的一位茶商。「他們說了,要把所有的東西,包括門、窗、瓦、地板、磚、椽子都拆了,然後裝船運到瑞典去。」汪大媽說。

  這棟老屋坐落在安徽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徽道不足50米遠的地方。根據介紹,該房歷史上曾是茶樓,是過往客商休息的地方。它是不是文物?遷移到瑞典算不算文物流失?

 

李益坤在向到訪的人介紹情況,腳下是老院被蓋住的天井

 

李益坤和老伴在40年前結婚的房屋內合影留念



  昔日徽道邊茶樓今日變成雜物屋

  從源頭村村口進去就能看到這座房子。高聳出來的黑瓦屋檐讓人能感覺到它的不同,儘管牆皮脫落,木門的顏色也已經斑駁不齊,門上的題字「翠屏樓」也已經很模糊了,但是很肅穆。

  推門進去,是個四方院子,為帶閣樓的磚木結構。院內中央是個天井,現在蓋了石板。天井上方是在高高的屋檐擠壓中留出來的四方天空。抬眼一看,觸目可及全是彫花木刻,只有很小的地方有損壞,彫刻圖案,比如「八仙過海」都很清晰。

  由於老房子漏水,光線不好,1995年,李益坤在老屋隔壁修建了新房,老屋被當作了堆放雜物的地方。推開東角上的房間門,一股潮味迎面扑來,門楣上往下落土,腳下踩的也是土,彫刻精細的床框上也是土。

  就是這樣一個土屋,200年前目睹了繁榮的徽商之旅。從源頭村村口進去,能看到一條殘缺不全的石板路,這就是古徽道。根據相關人士介紹,由於以前村民都不懂,把石板撬了出來拿回家用,現在只能看到當年的痕跡。

  縣誌記載,這條古徽道最早修建於唐朝,到明清兩朝,隨著徽商遍及華夏,古徽道便成了一條商貿繁榮的大道。根據記載,古徽道旁邊有很多茶樓、茶亭和供遊人休息的地方,李益坤家的老屋是古徽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茶商要送老屋整體搬遷到瑞典

  對李益坤家的老屋要整體搬遷到瑞典這件事,苛田鄉政府黨委辦公室一位自稱姓劉的工作人員說:「這件事情我們也是剛剛聽說,具體的事情還不太清楚,你去問問具體負責這件事情的安徽天方茶葉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鄭孝和。」

  200多年前,瑞典的一艘商船哥德堡號在滿載中國貨物歸國途中沉沒。經過瑞典民間一些商人的努力,經過十幾年的仿造修建,今年仿造的哥德堡號重新起航,預計於7月18日抵達廣州,並開展一系列商務活動。

  在鄭孝和與哥德堡號的聯繫過程中,遇到了負責茶葉進口的瑞典商人簡。在談話過程中,簡提到自己在幾年前曾經到安徽黃山旅遊,被當地的徽派建築吸引。簡有一個「瘋狂的想法」,想把這樣一個中國古建築物搬遷到瑞典。

  「這肯定是不可能的,黃山位列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文物。」生活在石臺多年的鄭孝和決定投簡所好,從石臺當地選擇一座「非文物」的古代民居贈送給簡。「簡的要求是兩層樓,開過茶館,有徽派建築風格。」

  作為回報,簡表示在這樣一座中國茶樓遷移到瑞典後,他將開一家真正的茶館,賣天方公司的茶葉。雙方將會開展長期的貿易往來。而李益坤家的老屋被看中,成為兩國貿易活動「友誼的橋樑」。

  價錢問題已解決賣房性質難界定

  「現在,最重要的是一個性質問題,是企業貿易問題,還是古文物的問題。」在和李益坤做了口頭協商之後,隨著消息的擴散,鄭孝和發現自己的這個企業行為要面臨一個「性質的界定」。

  「如果我是作為來收購老房料的江北人來買這幢老屋,不會有任何問題。但現在我買了老屋,卻不是運到江北,而是運到國外。」對此,鄭孝和表示理解,「這是中國與外國的問題,也有了販賣文物的嫌疑。」

  「價錢問題」成為鄭孝和考慮之外的第二個問題。「當時,房子是通過苛田鄉文化站站長做的中介人。原本說好是兩萬五,結果在‘中國與外國問題’出現後,李益坤的房價底線也漲到不能低於20萬。」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人來買房子老木料,出價是1萬多,我都沒賣。現在他不但買老木料,還要買老房子內的一切,20萬是最低價。」李益坤說。

  面對最初雙方商定的兩萬五,李益坤說中間人是親戚,抹不開面子說。

  關於價格問題,鄭孝和表示暫且能接受,李益坤也同意。雙方目前等待的就是「性質的界定」。

  鄭孝和的疑問是:「問題的關鍵在於我要買的這幢老房到底是不是文物?政府的態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對,沒有依據反對,也沒依據支持。似乎在這個問題上出了一個空白地段。」

  只能算「准文物」一年維修花三千

  根據石臺縣主管文化的副縣長吳熙祥介紹,目前石臺縣被認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45處,還有77處文物豐富地段,李益坤家的老屋不在其中。

  吳熙祥說:「類似李益坤家的故居,在石臺有很多,我們不能把這些全認定為文物。」

  如果認定為文物,就要投入財力、人力去維護維修。「我們對文物保護一直很重視,但在資金上卻無能為力。」吳熙祥很無奈地說。像這種是文物卻無法被評定為文物的殘存於民間的零星民居,只能算做「准文物」,政府也沒錢去維護。

  「准文物」所遭遇的尷尬境地,李益坤最有體會。

  李益坤和老伴的年收入為6000元,主要依靠茶葉種植以及糧食收入。

  李益坤說:「房子老了,房頂瓦塊不結實,每年雨季都要漏水。椽子、木質門窗潮濕,走形,一點點爛了。為了維修,每年我要拿出3000塊左右。現在我老了,三個孩子都在外地,他們也瞧不上這舊房子,我再沒能力去修了。如果我現在還是30歲的中年人,肯定不會賣掉。」

  李益坤已經打算把老屋拆了以後重建新瓦房:「老院子為了防盜院牆高,現在不好看也不實用;院中的天井,本來是為了散水,到現在卻遮光;現在的農村都喜歡建水泥房子,敞開的院落,採光好。孩子回來後也好有個住的地方,還有一些雜物也要有放的地方。」

  房子的拆遷計畫依舊在進行著,鄭孝和正在詢問各級相關部門,辦理相關手續。如果中途沒有變故,房子將在9月初進行拆遷,並隨哥德堡號一同返回瑞典。

  鄭孝和希望自己的茶葉能進入瑞典,並擴展到歐洲市場。李益坤則暢想著新瓦房。該縣相關部門的領導表示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引起了爭論,可以引發人們的思考。

  在採訪期間,一群群白鴿盤旋在老屋上空,並不時停在老屋的樑柱上,不知道老屋被拆遷以後,它們將會在哪裡棲息。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