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駐華使館官員否認商務簽證歧視


美國駐華使館領事參贊李啟明

中國美國商會發表的《美國企業在中國》白皮書說,美國在華簽證程序阻礙中國商人購買美國產品。美國駐華大使館官員表示,美國商務簽證是按規定辦理,不存在歧視和刁難的情況。

《美國企業在中國》白皮書指出,美國雖然在簽證政策執行方面有所改進,但是和其他國家相比,美國簽證政策仍然是購買美國產品的一個主要障礙,另外由於美國駐華使領館人手不足,簽證程序繁瑣,無意中把一些潛在的中國客戶推向歐洲、日本和其他國家。

中國美國商會會長馬誠禮表示,中國含糊的規章制度、拖沓的官僚作風和操作上的不透明性阻礙美國企業在華髮展業務,但對美國企業來說,同樣重要的是,美國簽證政策也阻礙中國客戶赴美採購商品和服務。

*中國美國商會建議延長商務簽證期限*

中國美國商會建議美國駐華使領館增加簽證工作人員,把商務簽證有效期延長到兩年,開展「可信賴旅行者」計畫,讓合格的簽證申請人免於面談和指紋掃瞄。

美國駐華大使館領事參贊李啟明說,北京每天有一百多人申請簽證,美國使領館正儘可能縮短等候簽證和面談的時間,但是根據美國法律,第一次申請簽證的人必須到使領館接受面談和指紋掃瞄。他說,一些西歐國家和日本也準備在簽證申請程序中增加指紋掃瞄,那並不是一道令人感到羞辱的手續。

李啟明說:「這不是要羞辱申請人,而是提供安全措施。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重要步驟,既提供了安全措施,又確保了進入美國的人就是申請人本人,而不是冒名頂替者。」

*不少中國人不滿美簽證程序*

法新社報導,中國美國商會5月表示,中國客戶、包括很多大型國有企業官員,認為美國簽證申請程序「冗長、不確定性大,而且令人感到羞辱」,並指出這種「令人感到羞辱」的美國簽證規定正把中國客戶拒之於美國門外。

北京的辦理國際商務文化交流業務的周經理表示,根據她6年提供簽證服務的經驗來看,美國今年簽證程序已經大為改善,但是由於使領館有時會花較長時間去核查申請人的部分資料,使申請人錯過商機,即使後來獲得簽證,再去美國也沒有意義了。她認為,申請人只有資料齊全,獲得簽證的機會才會比較大。

*中小企業申請赴美簽證更難*

周經理說:「對那些中小企業,尤其是它們的邀請函可能來自於美國中小企業,這些人就比較困難了。這些企業在國內有可能是私營企業,它們的資料就不會是非常齊全。但是中國的這些中小企業目前都希望拓展它們的業務。這部分人的需求還比較大。」

周經理還表示,對簽證申請人限制過多會造成負面影響。她建議美國使領館增加赴美商務簽證,以促進雙方貿易發展,使兩國老百姓都獲得好處。她說:「實際上貿易變得活躍了以後是有利於老百姓的。它不僅僅是貿易額會增長,而是對老百姓更有利,因為很多的信息在充分的溝通了以後,會減去很多的中間環節,會減掉很多的不透明的附加影響。」

美國駐華大使館領事參贊李啟明指出:「過去這一兩年,被拒簽的中國申請者人數已經減少,這一點反映在前往美國的中國旅遊者、商人和學生人數增加的現象中。」李啟明表示,簽證沒有名額限制,簽證官在面談時主要是看申請人所提供的資料、個人背景和就業情況是否符合其赴美旅行計畫。

*美使館官員:旅行和職業要合乎邏輯*

李啟明說:「最重要的是,申請人的旅行和職業要互相吻合,合乎邏輯。申請人要確實具備赴美實現計畫的條件,而且對該計畫瞭如指掌。」

李啟明還建議,簽證申請人最好先上美國駐華大使館網站瞭解一下申請手續和規定。他還建議,如果一切資料都準備好,和簽證官面談時要盡量放鬆。

中國美國商會的白皮書指出,2005年美中貿易總額達到2852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了23%,美國對華貿易逆差2005年增長了24%。白皮書說,美國政府能夠幫助美國公司抓住貿易機遇,通過加強出口促進、修改簽證與出口管制政策和程序來解決美中貿易逆差問題。

美國之音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