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 醜聞的啟示

醜聞,除了報喜不報憂的極權社會外,向來是自由新聞的熱點。新聞的第四權功能,尤其要監督社會的權貴階層。臺北最近的駙馬爺醜聞,是一個新的也是驚人的例證。

陳水扁總統的乘龍快婿趙建銘,竟以一名醫生身份,憑藉第一家庭背景斂財,肆無忌憚,不放過任何機會,攫取了數以千萬元計的不義之財,終於東窗事發,被收押監禁。這是臺灣政界從未見過的事。

這件事顯然可從兩方面加以觀察。其一是以反黑金倡廉政起家的民進黨,在贏得政權之後,逐漸顯現在政商利益糾葛中,日趨失控,第一家庭成員及高層親信,從陳哲男到趙建銘以權謀私,在土地、公司、股票及工程等公共利益範疇的權益上,貪佔無度,吃相難看,顯示弊案已非個別,有集體腐敗傾向。在研究這種現象成因之前,至少可以質疑陳水扁的治國能力,作為總統,即使不曾涉案,也有用人失當,處理不力之責。這是當前駙馬風波引起眾怒,在野黨與傳媒窮追猛打的自然原因。

其二,我們看到特別是陳水扁二○○四年連任總統以來,臺灣社會的權力制衡與新聞自由已達到出乎外人估計的程度,以這次揭露臺灣土地開發公司股票內線交易案過程來看,阿扁當局、檢調單位及司法部門均依法行事,直到趙建銘被拘,沒有任何權力干預的報導,媒體更是無孔不入跟進,爆料與析評齊飛,令醜人醜事無所遁形。這一切,無疑是一個民主社會走向成熟的標誌。臺灣人至少可以拿威權時代和大陸的專制黑暗作比較,在憂國之餘有一份公民的欣慰之感。

人所共知,民主並非醫治社會弊端的萬靈丹,但民主無疑仍是一劑良藥,總是好過無醫無藥的一手遮天的黨天下。臺灣人利用民主、媒體和法制的力量可以對抗總統的巨大權力,而不必像大陸人川流不息地上京乞求朝廷那樣沒有尊嚴也沒有成效。

這是臺灣二十年來的巨大進步。臺灣民主制度的建立,是擺脫中國數千年皇權主義的強大慣性和面對中共無所不用其極的威脅與打壓而達成的,其價值大大超過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民主化。因此,無論臺灣人對國體、政體和執政黨作何選擇,這是我們支持臺灣的理由所在。

民進黨執政的這次危機,也告誡所有爭取中國民主前途的有志者,強調製度對社會進步的決定意義是毋庸置疑的,但提升國民的素質也絕不容低估。包括社會精英,擁有權力、財富、智慧和知名度的人士在內,都有自身的弱點和侷限性,無論在人民或上天面前都要保持謙卑和節制,不斷地完善自己,否則,民主與自由也不能造就一個理想的社會。


(《開放》6月號)(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