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草原的哭泣

 2006-06-02 23:2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說起內蒙古,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草原,提起草原,人們的腦海裡往往閃現的是藍天白雲,牛羊成群,萬馬奔騰,綠海無邊的廣闊情景。

2006年5月下旬,陳老師我們一行四人前往考察錫盟草原。

我們的汽車駛過張北地區,這裡歷史上也是水草豐美的地方,有山,有水,有森林,有大片的草原。今天展現在眼前的情景有些淒涼,一塊塊耕地似乎將草原開了膛破了肚,各種廠礦將山野點綴得千瘡百孔。密集的村鎮,大片的耕地,塵土飛揚的公路,荒蕪貧瘠成為張北地區的今日寫照。

海拔逐漸升高,我們進入內蒙古高原,當汽車奔向內蒙古中北部時,錫林郭勒大草原漸漸躍入眼帘。

天邊的灰幕和遠處的山丘相互映襯,印象中的草原不再是綠色。大旱使我們沒有看到應該看到的綠。磚石結構的牧民院落,乾涸的鹽鹼灘,縱橫的網圍欄將草原分割成七零八落。

望著眼前的情景,興奮的心情裡翻騰著一股深深的憂慮,成群的牛羊,白色的蒙古包,騎馬縱歌的牧人哪裡去尋?

草原正遭受著罕見的旱災,從冬到春至今的降水量不足十毫米,昔日的綠色草原變成了一片毫無生機的荒漠。我們一路走去,看見錫盟境內的草場90%沒有返青,在乾旱的草原上到處都能看到被迫離開家園的牧民遺留下的牧業生產工具和空落的房屋。因草場的嚴重退化,牧民只好搬離原來的居所,風沙開始掩埋這些空房。

我們七天裡遊歷了蒙古四大廟宇之一的貝子廟,草原深處的伽海廟,東烏旗乃林郭勒草原,西烏旗烏拉蓋草原和濕地,兩個人工水庫,幾個乾涸的湖泊,滿都寶力格草原內的幾個金屬礦,不僅體驗到牧民人家的熱情,也在與他們交流中感受到他們對草原工業化的憂慮。

草原的亙古情懷蒼涼廣闊寧靜無私,人類的經濟行為狹窄自私急躁野蠻。草原遊記。

一、歷史

廣袤的錫林郭勒草原自古以來水豐草茂,河、湖星羅棋布。

錫盟東西長約700多公里,南北寬約500公里,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海拔在800∼1,800米之間。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錯落其間。北部多廣闊平原盆地,陽光溫度適足,歷史上錫林郭勒草原是我國優良天然草牧場之一。

看看錫盟今天的地圖,除渾善達克沙漠橫貫中部外,其他地方有很多內流河分布在東部和南部。此外,還有很多季節性的小河以及遍佈草原的淖爾(湖泊)和「寶力格」(水泉)。東北部的烏珠穆沁盆地水源充足,草場廣袤。

我們重點考察的烏珠穆沁草原包括東烏、西烏兩個純牧業旗。天賜的豐美水草,養育了舉世聞名的烏珠穆沁肥尾羊。

陳老師當年插隊時這裡牧草非常繁茂,可以看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現)牛羊「的景觀。其中滿都寶力格草原就是著名小說《狼圖騰》描寫的真景地。

在烏珠穆沁草原上,曾經有許多河流。其中烏拉蓋高勒全長548千米,流域面積33,608平方米,是錫林郭勒草原上最大的內陸河流。

在烏珠穆沁草原上,積聚著許多湖泊和沼澤。其中比較大的湖泊有烏拉蓋淖爾、巴彥淖爾、准夏巴爾、哈夏圖淖爾。

烏珠穆沁草原東部的降水量,約300毫米。再加上河流,湖泊、沼澤,地表水比較充足,烏珠穆沁草原的牧草,以羊草(鹼草)、貝加爾針茅、線葉菊為建群種。這種草甸草原屬於最優良的天然草場。

拋下掛在城市裡辦公室牆上的地圖和書籍上的介紹,當我們身臨其境,來到這片被人們喻為「內蒙古最後的天然草原」烏珠穆沁時,看到聽到卻是另一番觸目驚心的情景。

二、天災

1、旱災──馬上就6月份了,整個草原還是一片枯黃。7天的路程裡,聽到牧民最多的話語就是企盼透透的下一場雨。天太旱了!「就是天旱!」老牧民朝克圖說:「我在草原上生活了50多年,像這樣的年景還是第一次遇見!入春到現在沒有下過一場雨。

2、鼠害──路兩旁的草原上到處奔跑著沙鼠、田鼠、黃鼠等危害嚴重的小動物。大面積的草原眼睜睜被害鼠糟蹋的岌岌可危。往昔,害鼠的天敵就是盤桓在天空的草原雄鷹,今日可愛的草原蒼鷹不知被人們趕到那裡了?走了幾天,幾乎未見到他們的影子。

3、蟲害──每年國家統計,草原蟲害發生最嚴重的地區就是內蒙古自治區,危害面積為1,527萬公頃,佔全國總危害面積的52%。陳老師曾親眼見到蝗蟲遮天蔽日肆虐在草原上的情景。

4、火災──在錫林浩特去東烏旗的路上,我們看到火災之後的黑色草地綿延無盡,原來天氣乾旱,草原火災經常發生。

5、雪災──牧民講:冬天經常發生雪災、凍災,造成牲畜大量死亡。一場大雪災便會耗空牧民幾年存續。

6、貧困──近幾年嚴重的草原沙化,使得人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錫盟共有多倫縣、寶昌市、白旗、藍旗、西蘇旗5個貧困旗縣,蘇左旗、阿嘎旗等地因沙化嚴重不少牧民已成生態災民。

三、人禍

進入東烏旗,我們首先來到牧民沙色楞家,他把我們領到他家草場旁的陶森卓爾湖邊,昔日煙波浩淼、鷗鳥飛翔的景象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望不到邊的一片白茫茫鹽鹼荒沙,微風吹動,鹼塵泛起,將四周的草場蒙上一層白色,很快這些鹼面會將草燒死。

上游大量的工業用水,加上所修公路的阻隔,造成這個湖泊的乾涸,默默的鹽鹼干湖面上,大自然在陣陣風嘯中流露出對人類野蠻行徑的控訴,今日的草原人在不滿中無奈的吞噬著工業化的惡果。

同樣,當我們來到離中蒙邊境不遠的准夏巴爾和巴仁卓爾姐妹湖時,看到的更是令人驚詫的一幕。

據當地嘎查長介紹,這兩個湖總面積2,733多公頃,水面最大時分別達1,333多公頃。1962年經歷三年大旱後,湖水還剩20萬立方米,以後又恢復了水量。這兩個湖乾涸的原因主要是附近開了很多礦,拚命的抽取地下水,造成草原地下水位嚴重下降,附近河流消失。加上連續三年降雨量均在100毫米左右。

嘎查長巴音布日圖回憶說,過去這裡是水草豐滿,沒有人煙,現在在其周圍居住了近二萬人。人類的掠奪式開礦行為造成這一生態脆弱區的生態逐年惡化。

我們在姐妹湖的附近草原上看到十幾口井日夜不停的抽取洗礦石用水,所排廢水在草原深處形成了另外一個湖泊。

地下水位已經下降八米左右,而且下降還在繼續。由於姐妹湖湖干了,這一帶周圍沙塵暴和揚沙天氣明顯增多。姐妹湖能否再生?

1984年,當地政府主導在草原上平分草場,定居放牧,千百年來維持草原生態的傳統遊牧方式消亡。

我們站在錫盟大草原僅剩的烏珠穆沁盆地草原上,還有點草原的感覺,舉目四望,草場綿延無際。

但這片最後的草原上近年出現了大量違規開礦、開墾現象,侵佔牧民承包的草場、工業污染事件越來越多,牧民承包的草場被佔被污染,面對權力與金錢勾織而成強勢集團的瘋狂掠奪只能在心裏叫苦不迭。

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錫盟跟上了GDP至上的步伐,領導人大力倡導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設了很多開發區,移民村,試圖將牧區內的人口轉移出來,進城從事二、三產業。

往昔寧靜的草原上車水馬龍高樓聳立,領導者們熱情地推進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盲目地堅持著城鎮化建設的理念。

舉三個例子:

錫盟首腦將錫林郭勒盟列為國家級能源重化工基地。

因此錫盟緊跟電廠建設熱潮,不顧國家用地規定、環保規定、取水規定和水土保持規定,在錫市附近接連投資三個大型熱電廠。雖然被國家叫停一家,但明裡暗裡仍然在建設。

現在當地一些官員又緊鑼密鼓要上馬「引哈濟錫」調水工程。把烏拉蓋的水調到錫市保障工業用水和城市用水。

20年來,錫林浩特地區迅猛擴大城市鄉鎮規模,擴大工礦企業規模,流入大量人口。

基於這些耗水巨大的人類動作,濕地、沼澤乾涸了,湖泊乾枯了,河流消失了,草原水位下降了,大範圍的草原因缺水而迅速荒漠化。

四、惡果

1969年文革中東烏旗最富饒的烏拉蓋河、色也勒吉河上游草原約6,000平方公里115萬畝草原被開墾,目前這些土地嚴重沙化。

1980年截斷烏拉蓋河建水庫供農田使用,致2005年,烏拉蓋河流域下游湖泊全部乾涸,周圍草原急劇退化。北方最著名的烏拉蓋濕地永久消失。

1984年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上劃分草場,草原被分割成小塊經營,到處拉起了鐵絲網,致使傳統遊牧和幾百萬頭羚羊遷徙就此終止;草原上的羚羊全部逃往外蒙古。定居導致東部草原植被退化、西部地區出現了荒漠化。

1990∼2000年由於當時地方政府鼓勵「牲畜超千頭、牧民奔小康」,東烏旗牲畜頭數直線上升,牧民承包的草場出現了超載放牧。

中國最好的草原退化消失。

2002年東烏旗政府提出把「東烏旗變成工業(採選礦)強旗」的口號。隨之內地污染企業、礦主、投資人進入草原,違規佔據牧民承包的草場,開礦、開墾;近十年來出現了草場退化、工業污染、地表水和空氣污染,幾年來不斷出現牲畜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

原本退化的草原生態面臨更嚴重的威脅。

彈指30年,東烏旗草原上風雲際會,毀壞步伐日益加快:

◆1969年東烏旗烏拉蓋地區大面積開墾草原。
◆1994年發生東烏旗白音呼佈個體銀礦氰化物污染。
◆2000年東烏旗滿都寶力格鐵鋅礦違規佔地開礦。
◆2002年東烏旗造紙廠排放污水污染草原約15,000畝,大面積污染了
 地下潛水層。
◆2003年東烏旗滿都寶力格蘇木涅林高勒上游草原被開墾約一萬畝。

我們走進蒙古族老人達林家裡,舉目望去他家草場一片枯黃,他領我們來到東烏旗造紙廠污水池旁,這就是我前面所說人工水庫其中一個,佔地5,000畝的污水池(水面遠遠大於頤和園的昆明湖)離達林家200米不到。

為這個造紙廠的官司達林老人歷盡了幾年的上訪上告艱辛之路,現在,造紙廠終於搬走了,留下這望不到邊際的毒水湖和被污染的草場靜靜地煎熬著達林老人的心血,他站在那裡默默無語孤立無助的身影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幾個腐敗旗長雖因造紙廠一案而調走,但繼任者們還是把這個草原上的現代「嘎達梅林」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將其私有草場強行征為國有土地。

草場退化毀壞消失迫使牧民不得已採取禁牧、休牧和劃區輪牧,牲畜實行舍飼圈養,改變了依賴天然草原放牧的傳統生產方式,牧人的年輕後代已經不會騎馬馳騁,因為牧人們竟然開著車放牧了,這裡不需要馬了。

一個可愛的蒙古族小孩嘴裡哼著「喜唰唰」的歌詞,看來漢語甚至韓劇已經徹底成為這一代的主導。

老牧人們雖然操著流利的蒙古語,談論的依然是掙錢的問題。他們雖然不會說漢語聽不懂漢語,但是在金錢社會的滌蕩下思維已經徹底漢化。

草原消失了,草原文化也徹底消失了。因為蒙古人沒有真正的信仰。

五、天問

這幾年,許許多多關心草原的有志之士為保護這最後的一片綠色草原而不斷吶喊!

◆遊牧文明過時了嗎?
◆掠奪式發展是硬道理嗎?
◆保持天然濕地與開墾哪個作用大?
◆沙塵暴人為因素的核心是什麼?
◆草原是否要走工業化開發的道路?
◆草原裡官禍與羊禍孰大?
◆沙漠化裡人禍與天禍孰大?
◆領導的政績到底是什麼?
◆草原還經得起污染和毀壞嗎?

記得在北京一次荒漠化展示會上,我與一位國內頂級治沙專家探討治理中國荒漠化要害是什麼?

他說:「中國治理荒漠化技術已很成熟,關鍵就是國家投資的問題」。

我苦笑:「中國的各行各業問題一提就是立法呀投資呀,就治理荒漠化而言,人們的根本生存理念治國理念不轉變,一切徒勞」

他問:「什麼理念?」

我說:「多予少取,對個人來講就是生活簡約,對國家來講就是可持續性發展」

他說:「人類總不能再回到樹上生活吧」

我說:「恐怕人類再想回到樹上生活那一天時,連一棵樹也沒了」

綠洲的樹沒了,草原的草沒了,河流湖泊沒了,地下水沒了,人類揣著一兜鈔票幹什麼去?

六、草原的哭泣

錫林郭勒千百年來草原莽莽,河流潺潺、湖水蕩漾,曾是北方諸多遊牧民族生息的地方,正是「遊牧」這種某些人看似落後的生產方式,使得錫林郭勒草原得以修養生息,給中原留下一道綠色天然屏障,似萬里長城一樣呵護者著華北平原和京畿之地。

這些年市場經濟的大潮席捲草原大地,將天人合一的遊牧理念吹得無影無蹤。

人們無節制地進行開墾,快速導致了草原的沙漠化。

歷史上內蒙古曾出現兩次開荒熱,造成2,000多萬畝土地荒漠化。近年來內蒙古不斷開墾的土地中,有一半撂荒。當地群眾說:「一年開草場,二年打點糧,三年五年變沙梁」。

人們無度的濫牧導致了草原的退化

目前,這裡全部草場放牧超過了其承載能力,荒漠化地區草場牲畜超承載率為50%∼120%,有的地方甚至高達300%,超載放牧使草場大面積退化、沙化。內蒙古草原牧草平均高度由70年代的70厘米下降到現在的25厘米,昔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變成了「老鼠跑過見脊樑」。

牧民議論到,政府雖然規定27畝草場1頭羊的載蓄量,但是對嚴重退化的草場而言還是超載。

在東烏旗西烏旗考察路上我們看到了片片沙帶隱約出現在草原裡。

人們濫用水資源,耗盡了草原的命脈。

工業用水,生活用水,農業用水,耗盡了草原上的地上地下大部分水源。使原本就乾旱的草原地區急劇荒漠化。這次考察,錫盟境內只看到乃林郭勒還有一絲細流,其他的河流湖泊(烏拉蓋淖爾、巴彥淖爾、准夏巴爾、哈夏圖淖爾、嘎魯圖淖爾、賀斯格淖爾、舒圖淖爾、呼熱圖淖爾、查干淖爾、額日淖爾)已經全部乾枯,只是在地圖上還自欺欺人的標著什麼湖啊河的空名。

我們在一個牧民家裡看到裝飾豪華的浴室,沒想到草原上的人家裡也有如此碩大的浴缸。

草原城鎮裡豪華賓館、洗浴中心更是鱗次櫛比。僅在東烏旗政府所在地烏利亞斯太鎮,我們看到高級賓館洗浴中心不下20家。

隨著人類經濟活動的不斷擴張,草原上的祖居民族不僅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天然大牧場,失去了對故鄉的發言權,失去了固有的文化和傳統,失去了清澈的河流和湖泊,失去了幾百年來天人合一的遊牧生活。

烏珠穆沁人在絕望中期盼著天道的回歸。

這不僅是蒙古人的悲劇,也是中國人的悲劇。

就我們親眼目睹親身體驗而言,內蒙古繼續沙化的趨勢不可避免,在這樣大面積的乾旱區內,人類的生存空間日漸縮小,這裡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地區不宜人類居住。不出20年會成為中國的撒哈拉。

我們這一代人的罪孽很可能就是將內蒙古大草原人為演變成內蒙古大沙漠留給後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