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真空能填補嗎?

在臺灣佛光山採訪星雲大師,聽他講了一番話:

──信仰是人生的目標和軌道。有了信仰,可以找到自己,明白自己,發覺自己。因此,我們什麼都可以不擁有,但是不能沒有信仰。

──生活之外,沒有修行,修慈悲觀,修尊敬觀,修結緣觀,修人格與德業,修慈心與悲願,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些都是在人間生活裡。一般人誤以為人間之外還有修行,這是錯誤的觀點。

──從念佛中得到法樂,從禪坐中得到禪悅,從禪佛中得到輕安,從讀經中得到清淨。

──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凡是契理契機的佛法,只要是對人類的利益和福祉有所增進,只要是能饒益眾生,對社會和國家有所貢獻,都是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就是佛陀的本懷,佛陀所有的教言,無一不是以人為對象,可以說人間佛教就是佛陀本有的教化。 ……

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人間佛教"主張家庭就是佛堂,社會就是道場,有心人都可以成為信徒。自度度人,自覺覺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把出世和入世統一調和起來。話是這麼說,做到並不容易。

10多天前,應星雲大師邀請,去臺灣採訪佛教界一週,在臺北道場住了兩天,在臺中慧中寺住了一天,在高雄佛光山住了三天,素食,打坐,禮佛,心卻難以平靜,更何談清淨。星雲大師將佛教道場喻為"人生加油站",人生長途跋涉,來到道場加加油,而後再啟程。上求佛道,下化眾心,自然靜心,自然收心。在香港紅塵中翻滾,一下子要靜心和收心,確實也難。

BBC中文網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