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臺設鳥籠陷阱? 混淆國際視聽?

中國去年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簽署了一份秘密的備忘錄(MOU),其效應已逐漸發酵,包括WHO與美國都認為,臺灣能參加極有限的WHO技術會議,必須歸功這份MOU,美國甚至讚賞中國的「准許」,讓臺灣終能與會。

不過站在臺灣的角度,這實在是入會推案中最大的危機,不只WHO案將陷入中國用MOU「請君入瓮」式的陷阱,此例一開,更將重演多年前接受所謂「奧會模式」的錯誤,形成慣例。未來國際都將認為,臺灣的國際空間是必須經過中國的批准。

這一發展的恐怖在於,中國將主導一種非常不利於臺灣的「WHO模式」,臺灣也許換取了些許低政治敏感度的國際參與,但卻大大損傷了國家主權的獨立自主空間。兩者的輕重,政府必須審慎權衡,但相信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在國家主權議題上輕易退讓。

MOU的簽署其實就誠如「連胡公報」中所謂,中國給予「臺灣『地區』在國際上與其地位相適應的活動空間」,不過它的問題在,臺灣地位是由中國來定義,所謂的國際空間,也只是中國施舍下的「鳥籠式國際空間」。相信多數臺灣人不僅不會滿意,也根本無法接受。

世界衛生大會(WHA)開議在即,臺灣今年主推「實質參與」,其實根據這份MOU,要參加並不困難,只要臺灣放棄主權與名稱的堅持。其實過去一年裡,臺灣參與WHO的各項會議,就是在這種名稱曖昧的狀態下,默默的進行。

一位多年參與WHO案的資深衛生官員曾直言,國際醫界聽到臺灣要推案參與WHO,直接的反應是「你們瘋了嗎?」因為在國際醫衛人士眼中,WHO不過是一個步調緩慢又缺乏效率的國際公務機構。

許多私人研究單位(如哈佛衛生研究院),甚至個別國家的疾管局(如美國CDC),對全球疫病的掌控都遠超過WHO。換言之,臺灣如果真的只圖個「實質參與」,政府其實有許多更好的選項,既不必犧牲國家的主權,更不必動員全民情緒,對WHO案寄託無限的熱情。

TOP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