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的待遇比工地強」之悲哀 全國各地沒有一個地方的最低工資標準是符合國家規定的

農民工因領不到工資而施暴,並引起輿論和公眾的關注是自王斌余始的。我想我們應該承認,王斌餘事件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強烈的震撼。客觀上說,他讓我們對於久治不癒的農民工欠薪問題有了更直觀、也更深入的認識。然而,如果說王斌餘事件讓我們的社會有了什麼改變,比如,農民工欠薪的問題得到了徹底的解決,我們真的還未到。

  在王斌餘事件後,我們遺憾地看到類似的事件還在不斷上演。在王斌餘事件不久,出了一個廣西小夥子阿星;而就在不久前,又出了一個叫侯新革的人。

  2005年11月9日,年已半百的新疆人侯新革在南京安德門勞務市場認識了包工頭王貴林。35元/天,包吃住,侯新革在建鄴區金馬酈城工地幹起了雜工。吃得很差,每天要被迫加班至晚上 10點,儘管侯新革認為王貴林「拿人不當人」,但為了生活,侯新革忍了。可是這份工作僅維持了不到兩個月。其後,他在追討1,700元欠薪問題上便陷入了困境。王貴林以「上面沒給錢」為由拖著不給,而因為多種原因勞動局又無法為其提供仲裁或勞動監察幫助。於是,在2006年1月13日晚7時,在與工友一起去向王貴林討薪時,失去理智的侯新掄起身邊的一件工具,結束了王貴林的生命。(5月11日《金陵晚報》)

  這一事件無疑要使我們感到悲哀,因為引發這一悲劇的只有區區1,700元錢!然而,正因為只是這區區的1,700元,正因為這在我們許多人來說根本就不是一個多大數目的 1,700元錢對於侯新革來說非同尋常的意義——那關係到他在南京維持最基本的生活所需,或者是回到家鄉新疆必需的旅費;以及侯新革在被捕後所說的「我不後悔,因為看守所的待遇比工地強」,應該使我們感到更加悲哀!

  也就是說,我們從侯新革事件所體會到的,如果僅僅是欠薪問題,那就說明我們太麻木了!由侯新革的「看守所的待遇比工地強」,我們更應該看到當前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士,所必須面對的令人不堪忍受的貧窮、飢餓和屈辱!

  而就在幾天前,我們的輿論也正在關注著這樣一件事,即全國各地沒有一個地方的最低工資標準是符合國家規定的。準確地說,就是沒有一個地方的最低工資標準達到了國家規定的標準。何況,我們還不能不承認,在現實中,更有許多地方的許多用人單位,根本就不執行當地已經違反了國家規定的標準,而給工人的是一個更低水準的工資呢!

  所以,我覺得我們的政府、我們的社會,真的應該好好思考一下如何切實地為我們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士們做一些什麼了。要知道那不是一個兩個人,甚至不是一萬兩萬人,而是在我們的社會中佔有不小比例的一群人。想一想,如果他們都來回應侯新革的「看守所的待遇比工地強」,我們每一個人面對的會是什麼?


(強國論壇)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