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無法告別我的三峽

三峽工程改變了大地的容貌,也讓長江邊上沿襲了數千年的社會生態社會生態隨著實體的湮滅而「席終人散」,同時,100多萬移民不得不告別故土。涉及面之廣,動遷規模之大,創舉之多,中外史上前所未有。



「樹有根,根在泥巴裡頭;人也有根,根在心窩裡面。這種感覺外人永遠不曉得……」,保存著老家的門牌號,帶上蔬菜種子、石磨,百萬移民就此離開故土。。。



揮一揮手,作別故園的千重稻菽;鞠一鞠躬,叩別黃土下的祖輩魂靈。



峽江滔滔,說不盡移民的心裏話;青山隱隱,訴不完移民的故鄉情!移民離開肥沃的土地向後靠,把新家建在瘠薄的山梁臺地上;十六萬多外遷移民則是帶著家鄉的泥土、山峽石,遠赴十幾個省市。祖祖輩輩居住的家園,魂縈夢牽的船歌帆影,這是怎樣的一種離別?



城市的傳統和氣味的形成必須經歷上千年的發酵,點點滴滴均是渾然天成,永遠無法複製,不同的城市銘刻著不同的歷史記憶,蘊涵著不同的文化和風俗。而遷移後重蓋的所謂新城大同小異,功利的城市效能,全新的磚瓦,茫然的人群,人文上的積澱在哪裡?人們在告別之間,才驀然發現,幾千年來和長江相伴的朝朝暮暮生生死死,這一切是如此無從忘卻,無法告別。


註:三峽工程全部完工後,水庫淹沒區將涉及湖北省、重慶市21個縣市區的277個鄉鎮、1680個村、6301組,淹沒城市兩座、縣城11座、集鎮 114個;需要搬遷安置移民120多萬人。從1993年到2005年7月,三峽工程已累計搬遷安置移民105.33萬人。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