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有蓋打不開 破解陝西古魔壺之謎(圖)

 2006-05-11 00:3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鳳式提梁,以花蒂象徵壺蓋。蓋、壺銜接處堆塑哺乳母子獅,母獅張口為流。球形壺腹刻飾纏枝牡丹的魔壺。(陝西博物館圖片)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陝西省賓縣一段廢舊的城牆中出土了一把魔壺。造型別緻、裝飾精細的古瓷壺呈圓形,表面潤澤有光,全身彫刻有生動、逼真花紋;腹飾纏枝牡丹豐滿華貴;說它是壺,有蓋卻不能打開;也不知應該從何處把水灌入壺內。

據報導,這隻壺用鳥中之王「鳳凰」做提梁,以獸中之王「獅口」做壺嘴,壺身纏繞有花中之王富貴牡丹,集「三王」的靈氣、霸氣、美艷於一身。像所有的出土文物一樣,魔壺通體帶有一種神秘、滄桑、悠遠的美。

可此壺雖然有「蓋」,但壺蓋與壺身設計製作為一體,根本無法打開。在壺的底座有一個梅花似的小孔,這是除壺嘴外惟一能進入壺的內部的通道。那麼,它到底是作何用途的呢?

為瞭解開魔壺的秘密,專家們對魔壺進行了X光「透視」,發現魔壺實際上是一隻倒流壺。倒流壺是一種可以把液體從壺底注入,並從壺嘴正常倒出的壺。是根據物理學中的「連通器液面等高」的原理做成的。這個原理是:連通器中只有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總保持相平。

很多年前,中國的老祖先們就已經瞭解和會運用這個液面等高的原理了。據史料記載,這種壺在中國的唐宋時期就已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倒流壺的製作水平越來越高,後來還可以被做成具有多個內膽的,可以從一隻壺內倒出不同液體的形式。

就是這個燒制陶瓷的窯爐,當時的陶瓷工匠也掌握了先進技術。根據考古分析,在唐代,耀州窯的窯頂完全封閉的馬蹄窯燒窯溫度就已經達到了1310℃。

由於倒流壺沒有可掀開的蓋,因此比起現在生活中我們常用的壺,密封的更嚴實,灰塵不能落入壺內,也就更衛生。好多外國人在參觀了倒流壺後欽佩地說:一千多年前,你們老祖先就知道密封和講衛生,真了不起。

倒流壺的出現,展示了中國古人在陶瓷作品的設計、製造、燒制等各個環節上具有的先進工藝和高超水平,讓現代人領略了古人的智慧,感知了先人的偉大。

在中國的五代時期,現在的陝西省銅川市一帶被稱為京兆華原。從那時起,當地就開始生產陶瓷,被稱為耀州陶瓷。到了宋代,耀州已有11萬戶工匠燒窯作瓷。耀州窯與宋代的汝、鈞、官、哥、定五大名窯享有同樣的聲譽。它的青瓷釉色光潔明亮,胎體玲瓏多變,是我國古瓷藝苑中一朵絢麗的奇葩。元代後期,耀州窯一躍成為西北地區的瓷業基地和最大的燒造區。明清時期,耀州的陶瓷業達到鼎盛,爐火晝夜不熄,故有「爐山不夜」之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