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生著漢服遊園 稱願用其做系服(圖)

昨天立夏,二十多名北大學生身著「漢服」到紫竹院公園遊園,並與遊客進行「擲箭」、「擲卵」等古代民俗遊戲活動,希望通過和遊客的互動遊戲推廣傳統文化。同學們還表示北大歷史系學生願意將「漢服」做成系服來穿。

漢服被遊客誤當「大長今」

昨天下午兩點半,穿戴整齊的二十多名北大服飾文化交流協會的同學步行進入紫竹院公園,面對這些身著秦、漢、唐等朝代服裝的同學,一些遊客發出疑問:「什麼衣服啊?大長今?」

「這種高腰儒裙是唐代比較普及的女性服飾,現在電視劇裡看到的韓國服裝和它很像。」活動的協辦方、為同學們訂製服裝的「漢衣坊」設計師說,目前很多人都將這種唐代漢服誤認為韓國服裝。「我們有時候穿上這種衣服走在校園裡,也會招來同樣的誤會。」 服飾文化交流協會的主要負責人北京大學歷史系05級學生隋玥說,同學們所穿的服裝,是根據歷史系教材、幻燈片中出現的出土文物等資料設計製作,並且歷史系的很多同學都在爭取將漢服當作今後歷史系的系服,「上學也能穿這種衣服,挺有意義吧。」隋玥說。

學生與遊客猜謎擲箭

昨日,除了漢服展示,同學們和公園內遊客互動進行的猜謎、擲箭、扔雞蛋等活動吸引了大批遊客。「三支箭,用手投擲到簍裡,中得多的獲勝。」與學生一起參與活動的天漢網工作人員介紹說,「擲箭」「擲卵」都是從漢代起開始就有了的民俗活動,在古代,立夏節氣過後,人們的戶外活動就逐漸豐富起來。

「擲卵」遊戲讓遊客們興奮不已,兩人參與,一人投,一人接,投擲的都是易碎的生雞蛋。「往高扔,這樣好接!」儘管負責接雞蛋的遊客劉先生不斷提醒同伴,雞蛋還是打在劉先生的腰帶上,蛋清流了一褲子,在場同學和遊客們歡笑不停。「文化的傳播還是要看它是不是能讓人們愉悅,好玩好看的才能繼承、流傳。」參加活動的任先生感慨地說。


「我中」玩「擲箭」遊戲時,一名北大學生成功地將一支箭擲入竹簍後興奮地大聲叫起來。


新京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