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使太平洋環流系統減弱(圖) 恐引發類似"聖嬰現象"效應


氣候科學家週三發現全球暖化可能又有一個受害者:將太平洋信風與氣候從南美洲推向印尼的巨大氣流循環系統。

這可能意味著美國將出現更多聖嬰現象(El Nino)般的氣候型態、西太平洋會有更多降雨,而沿赤道及南美洲沿岸外海的海洋生物得到較少的養分。

這個名叫「沃克環流」(Walker Circulation)的氣流系統就像一條橫跨熱帶太平洋的巨型長帶,其中高處的乾空氣從亞洲向東朝南美洲移動,濕空氣則沿海面向西流動,帶動信風吹襲。

當潮濕空氣抵達亞洲時,會在印尼形成大量雨勢,然後又變乾燥上升,再度展開循環,朝東移動。

科學家在本期《自然》(Nature)期刊發表報告指出,過去140年來,這個環流系統已經減弱了3.5%,造成這現象的元凶可能就是人類引發的全球暖化。

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學者暨這項研究報告的發表人韋基(Gabriel Vecchi)說:「這是人類燃煤、燒苯、用汽油還有其他行為所產生的影響。主要就是燃燒化石燃料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所致。」

韋基透過電話接受採訪時說,這個環流系統慢下來的情況,過去50年來尤其明顯,與學者理論及電腦模型預測全球暖化造成的結果相符,而不符合任何系統內的自然波動。

科學家發現,即使「沃克環流」只是稍微轉弱而已,由風力帶動的海洋環流減緩的速度也會大得多。而韋基指出,這樣就可能引發「聖嬰現象般」效應,轉而對美國、南美洲以及澳洲造成衝擊。

路透社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