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始冷卻「經濟過熱」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8日起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58%提高到5.85%;前段時間以打擊炒風為名對房產買賣進行整頓;又對個別行業進行「調控〃,這一系列動作,表明瞭中共政府在干預經濟增長,遏制所謂「經濟過熱」、「盲目投資」。

自從七十年代末開始改革,經濟盛衰週期的波動一直困擾中共政府。七十年代末至 八十年代中,是中國經濟第一次爆炸性的發展階段,結果到了八五年便進行緊縮。 可是不到一年,調整冷卻過了頭。到了八八年,人民幣出現信心危機,人人爭相搶購貨物。 當時中央政府妄想透過行政手段控制物價, 結果出現了黑市和人為操控, 最後這些經濟問題引起民怨,八九民運就是這種背景下寫成的悲劇。

朱容鎔基九三年出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兼人民銀行行長時,面對20%的高通脹,他首次以宏觀調控的名義去冷卻經濟, 可到了九八年經濟再次過熱, 他要再度推出新一輪宏調。 到了○四年朱容鎔基卸任之後,胡溫又要再推宏調,距離今天最新一輪的宏調不過是兩年時間。

每次出現「經濟過熱」,其實都是由於政策傾斜而引發的所謂「盲目投資」

「盲資」多是和各級行政官僚有千絲萬縷政治關連的資金,賺到的是私利, 輸掉的是公帑, 那當然不介意盲目地高風險一點吧! 事實上,制度不改革,沒有確立法治和民主監察制度,就算領導人如何盡心盡力,這種因政策而衍生的過份活躍波動的經濟盛衰週期問題是不可能解決的。

所以,中共應以史為鑒,不要妄想「穩定壓倒一切」可以取代制度上的健全。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