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電影圈裡好幾個人接受我們採訪時,都說到陳凱歌回國的「傳奇」,說他坐在馬桶上,聽你報告張藝謀獲獎的消息……然後決定要回國。是這樣嗎?
洪晃:這個故事我也聽說過,但不是我傳出來的。陳凱歌去美國,前大半年,我還在國內。那時張藝謀做後期配英文字幕,我還專門去了趟西安。後來張藝謀回北京,沒有地方住,正好我媽媽有一套房子空著,就借給他住了。我印象是,張藝謀去柏林前一晚,還到我家來辭行。我家樓道黑乎乎的,他走的時候,我還說,「一路順風」……這個故事傳得廣,是有點像,但不會這麼低級。公平地講,張藝謀獲獎,當然會刺激他。所以急著回來拍《邊走邊唱》,還有一些其他因素……我認為,回國對於陳凱歌,只是為了告訴自己,我還在這個遊戲裡。
記者:剛到美國的陳凱歌會是什麼樣子?一般人想像,會想到那部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有那麼戲劇嗎?
洪晃:《北京人在紐約》,那是北京人想像北京人在紐約的故事。不能當真,也不能用來作參考。最初的情況我還真不太清楚,他是先去美國,然後我才去。當時紐約有一個華人圈子,同時,中國人也愛熱鬧,和陳凱歌來往比較多的有陳丹青、吳天明、譚盾、艾未未,還有胡安夫婦-----後來我們接觸比較多。當時我在紐約白天還要上班。他的朋友圈子我能夠跟他們玩兒,但凱歌跟我的朋友圈子玩不到一起去,我那些小朋友,有公司同事,有從小一起長大的當地人,我們這幫人的話題不會有太多電影內容。
記者:當時陳凱歌跟美國電影人接觸多嗎?後來有報導說梅爾.吉普森曾專門到北京拜訪過陳凱歌,他們那時認識了嗎?
洪晃:我印象裡好像沒有什麼好萊塢的人。那時候,80年代,好萊塢還是非常主流的時代,沒有像現在這樣能夠主動地汲取邊緣的、外國的資源。
記者:那麼那些被報導出來的好萊塢明星們究竟是怎麼認識陳凱歌的呢?
洪晃:都是戛納之後。那個年代在紐約,陳凱歌交往的電影人,基本上是好萊塢主流之外的。我想,大約這才是當時陳凱歌真正困惑的來源。在中國,陳無論如何仍在主流之內,到了美國,接觸的電影人都是邊緣的。如何拍電影?還拍不拍?退一步看,對於陳凱歌,創作激情、系統與環境都在中國,呆在美國幹嘛?回去?
記者:但是,陳凱歌還是跟你結婚了。
洪晃:這個比較複雜,其實陳凱歌不是特別想做這件事。我的意思不是說他不想結婚,而是那個年代,80年代末,困擾他的更重要問題是留下來,還是回去?我們當時結婚特別簡單,跑到紐約市政,一個德國小朋友做證人,就結了。那天晚上,我還要請公司的客戶吃飯。即使婚姻,對陳凱歌而言,從面子上講,他也害怕別人說他不掙錢。至少他怕別人這樣說的成分很大。
記者:後來還是離了。
洪晃:原因就是性格不合。
記者:電影,至少那時候,還是陳凱歌最重大的事情。
洪晃:是。比如你問我陳凱歌、張藝謀的事情,我相信無論當事人是否承認,壓力與競爭是存在的。否則,陳凱歌不會那麼急忙回去拍《邊走邊唱》,而且送戛納,這都是感覺。對於電影,第一,我不想做經紀人;第二,我不想進電影圈;第三,我也不想幹製片人。其實,生意場簡單;娛樂圈太複雜,都是玩人;我直來直去,也不會玩兒。所以,他們討論電影的時候,我就自己找自己的玩伴去了。他們說的都是專業問題,在旁邊,我像家庭婦女。
記者:李安在美國的早期,也是沒有機會拍片啊。
洪晃:李安真的讓我吃驚。他對美國竟然如此瞭解。那部《冰風暴》,第一部美國片,拍美國郊區小鎮的中產階級,富有而無聊的生活,這可真是不好拿捏的東西啊。他拍得非常棒。只是這個片子沒有那部《美國麗人》轟動而已。
記者:我們來做個假設,如果陳凱歌真的在美國呆下來,他會成為李安嗎?
洪晃:……不知道。
記者:我們換一個問題,美國,或者紐約,對陳凱歌有真實的改變嗎?
洪晃:不太肯定……如果從表層來看,當然能找到改變的因素。如果從思維、精神氣質以及世界觀來觀察,我感覺沒有。
記者:有人向我們描述說陳凱歌當時看《紐約時報》,看書評版?
洪晃:是。他看《紐約時報》,看書評版沒問題。但我確實不知道,這是為了增加他的詞彙量,還是真的讓他吸收了思想。
記者:美國最刺激陳凱歌的是什麼?
洪晃:還真有。我這樣說,又可能被理解成玩笑與挖苦了。但這是真實的。那個年代,中國還處在物質極度匱乏階段,而當時的美國-----哪個中國人去了,都會強烈地感受物質的豐富。我當時出去時候,也一樣,麵包、冰激凌……撲面而來。有錢就能佔有這些物質,這在當時的中國人,是不可想像的。這時候的陳凱歌,深感自己缺錢。愛錢人有兩種,一是葛朗台式的,穿得可以破破爛爛,每天看到錢的數目增加會喜悅;另一種是愛消費。陳凱歌屬於後一種。而且他是聰明人啊,識貨,又好琢磨,看見一輛好車就走不開。物質誘惑挺大的。
記者:美國還給陳凱歌帶來什麼呢?
洪晃:一張綠卡啊。當然,這樣說很刻薄。我自己一直有個理論,希望有人來證實。那就是中國藝術與經濟的關係。中國經濟增長很快,而中國藝術在外國人那裡的價值,比經濟增長得更快,做什麼都有人來投資。但當藝術增長值快過經濟時,藝術就一定會下降。因為藝術是需要沉澱的啊。但藝術家面對物質誘惑,會讓他放棄藝術,而轉向回報率……這個過程結束後,再轉到藝術上來,你還可能回來嗎?藝術是個連續性的過程啊。
- 關鍵字搜索:
- 組圖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