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澳大利亞家長的故事

我在澳大利亞的鄰居翠西有一對活潑可愛的雙胞胎女兒。孩子們6歲時,翠西便送她們到附近的芭蕾舞學校學習舞蹈。天賦加上勤奮,兩個孩子很快就脫穎而出,雙雙奪得市鎮的少兒芭蕾舞比賽第一名。一家電視臺要求上門採訪,給兩個孩子拍一些「漂亮」的鏡頭,但卻遭到翠西的斷然拒絕。我對此不大理解,便私下問她:「在我們中國,不少家長有『出名要趁早』的思想,想方設法地讓孩子出鏡,你怎麼……」翠西回答得十分乾脆:「孩子尚未成年,我得像保護她們的眼珠一樣保護她們的隱私!」接著,她便把自己的擔憂一古腦兒倒出:出鏡固然可以給孩子鼓勵,但媒體的過分渲染也可能助長她們的虛榮和浮躁。
  
克雷德是社區醫院的門衛,他9歲的兒子彼得,因一個偶然的機會在一部兒童電視劇裡出演了主角。沒想到,電視劇播出後竟好評如潮:「一顆冉冉升起的童星!」「星途無量……」媒體鏡頭都紛紛對準彼得。久而久之弄得孩子煩了,竟在閃光燈下連喊「再不要拍戲了」。權衡再三,克雷德最後毅然辭職,把家搬到了遠離市區的鄉村,並登報聲明:「不接受任何媒體採訪,若有偷拍孩子者,定將訴諸法律!」放著讓孩子能出名、掙錢的大好機會不用,在我等看來,不啻是天字第一號傻瓜,但克雷德卻自有他的道理:「我家並不富裕,我當然希望孩子能夠掙一點錢。但是如果這種掙錢方式有礙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寧願不要這些錢!」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