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十一萬教師未達合格學歷

中國教育部長賙濟表示,中國仍有約三十一萬名教師未達國家規定合格學歷;另外,農村流動人口子女和留守子女就學問題相當嚴重,隨父母流動造成的輟學正不斷增加。

綜合新華網和中新網報導,賙濟昨天在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上說,中國農村教師問題突出,成為制約今後義務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

他指出,農村學校用人制度和教師補充機制沒有規範,部分地區還存在政府部門長期借調教師、佔用教師編製、基層政府將農村學校作為分流、安置人員主要管道的現象,農村中小學聚集大批「動不了、流不出」的人員。

另外,賙濟表示,二零零四年,中國隨父母進城工作的義務教育階段兒童達六百四十多萬人,留在農村的「留守兒童」有兩千兩百多萬人。

由於這些學生流動性大,中、大型城市難以提前做好學校規畫和準備,農村流出地對當地適齡兒童去向和是否繼續就學也不甚瞭解,出現監管真空。

除了流動人口子女輟學問題,農村學生輟學問題也需要高度關注。賙濟說,二零零四年,中國農村初中輟學率達百分之三點五五,西部地區農村初中輟學率更高達百分之四點六四。

中國教育部監測六十個縣的初中學生輟學情況顯示,部分地區初中輟學率高於百分之七,個別縣甚至高達百分之十左右。據調查,學習困難、厭學成為學生輟學的重要原因。

有鑒於此,中國人大常委會昨天在義務教育法修訂草案中規定,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應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並保障農村、貧困、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義務教育,保障經濟困難和身心障礙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草案規定,普通學校應接受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身心障礙適齡兒童、少年隨班就讀,並為他們的學習、健康提供協助。另外,特殊教育學校學生人均公用經費標準,應高於普通學校學生人均公用經費標準。

為解決日益嚴重的流動兒童入學問題,草案還規定,父母或法定監護人在非戶籍所在地工作或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在父母或法定監護人工作或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當地政府應提供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

新聞來源:中央社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