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高考志願不得不說的教訓
任高中班主任20多年,無數次指導過學生填報高考志願,但在2005年為自己兒子填報高考志願時卻出現了失誤。兒子志願填報和錄取的經歷
有人將填報高考志願稱之為「賭博」,不無道理。因為此項工作是在完全不瞭解全省(區市)考生志願趨勢的狀態下進行的,猶如玩撲克時不知道別人手中的牌,很難對形勢做出正確的判斷一樣。如果你選擇的學校填報的人少,你運氣好,如果志願「扎堆」,而自己的分數又缺乏競爭力,那落榜的命運就等待著你。
填報高考志願必須解決的七個問題
1.要熟悉招生政策,瞭解高考信息
2.要學會評價招生院校的實力和辦學水平
3.要全面瞭解院校招生章程
4.要掌握給考生準確定位的方法
5.要準確判斷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6.要科學分析招生院校往年錄取數據
7.要選擇恰當的報考策略
2005年我所在省的高考志願填報,是在高考分數公布後進行的。我兒子分數較高,理科679分,全省排名約在190至200名。不在前幾十名,北大、清華就不去想了。填報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等學校,是孩子和老師們的一致意見。
本科一批第一志願很關鍵,在為此舉棋不定的時候,我想到了高校駐我們省的招生老師。A大學的老師在電話裡非常熱情:「你孩子的分填報A大學很有希望,但我們不敢保證能錄取」。不能讓我100%放心。而B大學的老師在電話裡回答得十分肯定:「可以填報B大學。」對比兩校的聲音,我們決策的天平自然向B大學傾斜了。交志願表前我還不放心,又一次打電話給B大學的老師。這位老師仍然叫報B大學,還告訴說,哪些專業比較擠,哪些專業可以填。
萬萬沒有想到,2005年B大學在我們省理科的調檔線特別高,680分,比北大少3分。最後兒子檔案以一分之差而不能投到B大學,自然第一志願落選了,最後被第二志願的大學錄取了,而其他許多著名大學的調檔線都比我兒子的分低。一家人都沒想到這一結果,兒子更是「嚥不下這口氣」,決定要復讀。
我報高考志願的失敗體會
我是2003年參加的高考,我是一名填報高考志願的「失敗者」,在自己的報考中,我也積累了一些刻骨銘心的教訓。
雖然事前我們都反覆叫孩子自己拿主意,但這次失誤的責任還是在我們家長身上。一想到因我們的失誤而讓小小年紀的他遭受如此沈重的打擊,不禁一陣陣心疼。但後來一想,這對一直在順境中成長的兒子來說並非壞事,挫折會促使他早日成熟。在是復讀還是上大學的問題上,我們一家又經過了一番考慮,直到新生報到的最後一天,兒子還是去了被錄取的大學。目前,兒子考上了學校的創新班,重新選擇了一個自己滿意的專業,狀態很好。
讀者推薦
- 關鍵字搜索:
-
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