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大學生就業難 身價下降

近年來,大陸大學擴招,畢業生成倍增長。200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只有114萬,2005年和2006年的高校畢業生各增長到330萬與413萬,分別是2001年的近3倍、近4倍。還有3個月就是2006屆大學生的畢業時間,時下正是他們的求職高峰期,但據國家人事部、教育部等部門發布的信息,今年的大學生就業難甚於往年。

今年2月,廣東的招聘會被省內外應屆畢業生擠爆。尤其是2月5日這天,雨大風冷,招聘會現場依然人山人海。為了給用人單位遞一份簡歷,不少學生排著長隊,衣衫盡濕。許多本科生已把身價降到了月薪1000元。

南方網4月6日報導,為了在廣州找到一份工作,吳錦方在今年2月份的20天內在網上投了近1000份簡歷,「連吃飯時都按著鍵盤投幾下」。他得到過30多個面試機會,對薪水的預期也隨次遞減,從1800元降到1500元,再降到1000元。「如果連每月1000元的工作都找不到,那我只有離開廣州了。」他告訴記者。幸好,他最終找到了工作。

不只是本科生與專科生面對著身價下降和找工變難的壓力,研究生就業也變得尷尬起來。成都市武侯區要招3名小學教師,居然有10餘名碩士生前來報名。女大學生就業更難,外貌也成了影響女大學生就業的因素之一,歧視女性畢業生行為已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

有專家認為,大學生就業難與高等教育質量直接有關。來自臺灣的北京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教授程曜在《救救清華大學的這些孩子吧》一文中說:「內地學生的行為和歐美甚至港臺學生的行為,大大的不相同。」 清華大學「嚴進寬出」,「抓緊政治放鬆學業」。大學生像是會考試的文盲,死記硬背,不願思考,動手能力很差,卻又傲慢自大,且具有斤斤計較的特性。學生之間,以分數作為一切評價標準,有了高分就高人一等。程曜在文章中呼籲「大家來救救這些孩子,把他們的思想緊箍咒拿掉,讓他們開始思考。」

教育部職業技術研究中心研究所所長助理姜大源評論說,「學生們沒學到什麼東西,就業當然困難。考試之前背一背,最後拿個成績,這種惰性知識有用嗎?」

中國首發 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留言

作者看中國記者藍溪綜合報導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