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企去年虧損1026億

北京「經濟參考報」引述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權威資料說,去年中國國有企業虧損額達到1026億元人民幣,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56。7%,虧損額接近1998年巨虧時的水準,是歷史上第二個虧損高峰。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高級統計師江源分析,當前中國國有企業利潤下滑主要有四個原因。首先,產品成本上升較快。去年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0。5%,銷售成本則同比增長22。8%,銷售成本增幅高於銷售收入增幅2。3%。

他說,由於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過猛,多數下遊行業的企業承受成本上升過快的巨大壓力。在39大類行業中,有29個行業銷售成本增幅高於銷售收入增幅,半數行業利潤率下降,特別是汽車、化工、電子等規模較大的行業利潤率明顯下降。

其次,價格機制尚不完善。他表示,由於部分資源性產品和公共產品價格政府控制較多,未形成市場化的價格調節機制,導致與之相關的行業利潤大幅波動。

第三,產能過剩效應開始釋放。江源說,近幾年鋼鐵、電解鋁、鐵合金、焦炭、電石、汽車和銅冶煉等行業投資的過快增長導致產能集中釋放,供給超過需求,致使產品價格下降、營運成本上升。

第四,缺乏核心技術也是造成國企利潤下降的重要原因。江源說,這突出表現在通信設備、電腦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