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官的「派頭」

貪官落馬的原因大致有所差異,但落馬的貪官似乎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或多或少都有點「派頭」。
  
  慕綏新在瀋陽當市長時,可謂瀋陽「引領時尚」的頂尖人物,不僅用的杯子、皮包、手機是最時尚的,戴的手錶也是伯爵名表,穿的衣服更是世界新潮的。要不,香港的記者咋能一眼看出他的一身衣服是世界名牌,並讓人咋舌不已?的確是「派頭」十足。
  
  孟慶平在湖北當副省長時大搞權色交易、貪污受賄。中紀委調查組在掌握了他的違紀違法事實後找他談話,要他主動交代問題,走坦白從寬之路。但他百般抵賴,拒不認帳。末了,還說出了一句讓調查人員感到滑稽可笑的話:「好人壞人看面相也能看出來,就憑我這面相,你們看我像壞人麼?」潛台詞是:「我這派頭,能是貪官嗎?」
  
  「時尚」本來無可厚非,但「時尚」一旦和領導幹部的「派頭」聯繫起來,就不能不引起人們的議論和猜忌了。換個角度看,如果說慕綏新還「操」得比較前衛、比較可以的話,那孟慶平的狡辯就幾乎可以用「無恥」來形容。
  
  貪官們慣常「打飛的」、「吃海鮮」、「進舞廳」、「包二奶」、「領時尚」……說白了,也就是以「驕奢淫逸」為榮,以「艱苦奮鬥」為恥。有了如此「榮辱觀」,有了如此「派頭」,出問題是早晚的事。
  
  須知,「派頭」是需要經濟實力的。當「派頭」成為一種習慣,當「派頭」遇到自己的合法收入無法滿足時,想不伸手,特別是想不亂伸手都難。這時,所有的黨紀條規都被置之腦後。而一旦得手,就可以繼續耍「派頭」,到那時,基本的禮義廉恥、起碼的做人準則也無影無蹤了。
  
  說到官員的「榮辱觀」,想起了一副對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明太祖朱元璋曾問群臣「天下的人誰最快活?」,一個叫萬綱的大臣回答「畏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深為欣賞並委以重任。由此看來,無論當官或者做人,還是要循規蹈矩一點的好。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