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從日本凍結對華貸款看中日關係走向

由於中日兩國關係的緊張,日本決定推遲給中國的援助貸款。

中日去年發生一系列爭端,尤其是關於東海油氣田的爭執,導致緊張加劇。

分析家認為,日本一直以來就暗示,希望結束對華援助貸款,去年的這筆貸款就大約合七億三千萬美元。

中日關係自五年前日本現任首相小泉純一郎上臺後,就開始明顯變冷。

這是因為小泉不顧外界批評,每年一度參拜靖國神社,這一舉動激怒了中國政府。

此外,在能源供應方面的爭奪,比如東海油氣田爭執,也是導致兩國關係緊張的主要原因。

因此。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安倍晉三在東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上做出這一宣布。

"多元局勢" 小泉曾揚言,將繼續參拜靖國神社

安倍晉三說,根據目前的中日關係狀況,以及其他多種原因,負責對華貸款的部門需要更多時間來處理這個問題,所以日本政府現在暫時不做出是否向中國提供本財政年度對華日元貸款的決定。

日本當局說,這個決定並不意味著會砍掉或者凍結對華援助款,只是東京在目前這個所謂兩國關係處在"多元局勢"的複雜情況下,需要更多時間來作決定。

BC駐日本記者海德認為,日本的這一舉措有極大的象徵意義。

海德說,日本很早就對中國作出過表示,想要減少對華貸款。

他說,早在2000年時,日本就在這個問題上進行過激烈爭論,認為中國自己的經濟發展如此迅速,不再需要這一援助貸款了。

東京以前也一直說,這個貸款將於2008年北京舉行奧林匹克運動會時結束。

戰爭賠償 近年以來,中國反日示威風起雲湧

但與此同時,從某些方面來看,這筆貸款也個是個非常敏感的問題,因為中國一直認為--至少在日本看來--中國一直把這個貸款當作二戰時侵略中國的某種戰爭賠償。

雖然已經六十多年過去了,但兩國的政治關係仍然籠罩著二戰的陰影。

故此,海德說,做出暫停對華援助貸款的決定本身,就是一種非常敏感和顯而易見的象徵。

小泉首相的自民黨內部認為,他們應該表現出勇於在中國的壓力面前挺身而出的態度,這樣才能保持日本在亞洲的領導地位和力量。

但是,中國方面對此又怎麼想的呢?

海德說,他懷疑北京是不是會冷處理的,儘管從中國的觀點看,這並不是日本方面近期做出的最具挑釁意味的動作。

海德認為,北京當局會對此會很不高興。

經貿為綱 日本外相町村信孝也以對華態度強硬著稱

現在主要問題不在於雙方在公開場合都說了那些話,而在於兩國目前非常冷淡的關係,並沒有一點兒回暖的跡象,也沒有高層的外交接觸。

此外,好像東海油氣田之爭,以及兩國都把對方看作對自己的越來越大的軍事威脅等問題,假如不通過外交接觸的話,都是不可能得到解決的。

然而,分析家們說,儘管中日兩國的政治關係緊張程度越來越高,但兩國間的經濟和商業交往看起來卻並沒有受什麼影響。

中國現在已經取代美國,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而日本在中國的投資也正在不可抑制的增長著。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