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全球大河流大部分不再流入大海(圖)


聯合國研究報告指出,大型水壩和全球暖化已徹底改變河流的自然規律。中國計畫在怒江興建水壩與水力發電設施,環保人士認為這項工程將引發巨大環境災難。圖為雲南松格怒江沿岸的峽谷景觀。(法新社)

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出警告說,世界大部分河流由於筑壩或灌溉導致的乾枯,已不再流向大海。

報告說,世界大河流中,只有三分之一的河流仍有水在流淌,這個數位將來還會減少。

該組織說,亞馬遜和湄公河的稀有魚種以及印度恆河的淡水海豚瀕臨滅絕。

在一些地區,河流提供的生活用水也在減少。

涓涓細流

從亞馬遜到恆河,從尼羅河到黃河,這些世界大河都處在變成涓涓細流的危險中。

世界自然基金會說,上游筑壩和灌溉,導致下游水量不足。

世界基金會淡水專案負責任提克爾說:"世界各大洲,沒有被攔腰筑壩和用來灌溉的河流所剩無幾了。"

提克爾還表示,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報告研究了177條大河。這些大河中,只有64條仍處在天然狀態,或是從源頭一直流到大海或並入另一條大河或內陸湖。

筑壩發電能帶來經濟效益,灌溉能提高農業產量。

但是世界自然基金會認爲,政府沒有能平衡發展和保護河流這兩個方面。

河流資源需要保護,但是由於許多河流都流經數個國家,如何解決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之間利用河流資源產生的矛盾也是相當緊迫的。

演變衝突

《新科學家》期刊記者皮爾斯說,河流資源引發的矛盾很會演變成衝突。

皮爾斯援引埃及的尼羅河爲例。

他說,埃及全國經濟都依賴這條河。尼羅河上游的衣索比亞也從尼羅河取水。

目前,衣索比亞現在從尼羅河取水量不多,但是如果要在上游建壩,那麼很可能在該地區引發戰爭。

儘管目前在世界其他地方,還沒有發生水資源引發的戰爭,但是將來也許很快就會出現了。所以,現在的壓力是非常之大。

由於沒有任何有關管理大河的國際條約,國際法中存在著巨大漏洞。

(BBC)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