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軍突起的博客新聞能否逆流而上?

新春伊始,中國當局便關閉了兩家博客網站。這是中國政府控制網際網路言論自由的最新舉措。

據BBC報導,博客在全世界變得越來越普及。這種被稱為"公民新聞"的網上寫作形式正在迅速發展。

2004年12月26日亞洲發生大海嘯。災難後,成千上萬有關海嘯的博客文章開始出現在網際網路上後,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僅僅是攝像片斷,而且還有其他大量的第一手災情材料。

博客首次讓廣播媒體意識到普通民眾述說自己遭遇的力量。英國衛報網的編輯貝爾
說:"所有那些我們能夠想到的圖像,比如排山倒海的浪潮以及海灘越來越迫近的海浪,都非常生動逼真。忽然之間,只要把讀者和觀眾提供的這一切擺在一起就行了。你根本不需要把它們編排進傳統的報導裡。"

貝爾特別指出,這種公民新聞在沒有新聞自由的國家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專制政府的恐懼

政府的恐懼令政府進行前所未有的壓制。中國僱用了三萬多網路警察通過網際網路搜尋不同政見者。他們還得到了古狗 (Google), 和雅虎及微軟的MSN等大公司支持,為中國當局提供網上異見人士的私人信息。一位博客記者就因雅虎的出賣被判了十年監禁。

美國國會聽證會說,網際網路的主要搜索引擎Google屈服於中國政府的要求,禁止中國的網民搜索有爭議的內容,比如民主、1989年天安門大屠殺。他們還封殺了好多像BBC英國廣播公司那樣的新聞網站。

博客新聞是否能堅持自己的特點?

據信,世界上一共有三千多萬博客。其中大多數在西方國家。博客評論人士說,博客主要討論的是政治話題和無聊話題,而不是要開拓新的新聞天地。目前不清楚的是,這種公民新聞和常規新聞之間的關係將如何發展。

另外,當公民新聞的影響變得更大之後,它是否能夠頂住所有媒體都遭遇的壓力並且能夠依然堅持自己的自由和多樣化的特點。(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