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者心中的痛 中國各類就業歧視

一項有7萬多人參與的調查顯示,有2/3的中國民眾感到自己受到就業歧視,而年齡大、學歷低的人更容易受到就業歧視。專家警告,就業歧視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如任其發展將會損害勞動力市場的正常發長,進而帶來更為嚴重的經濟社會後果。

就業歧視面面觀

2005年研究生畢業的杜先生說,我32歲才讀研究生,去年畢業時我投了40份簡歷,最後只收到兩份回應,面試後卻無一中的。再三追問後才得知,幾乎所有單位都或明或暗地打出35歲以下的年齡限制。

就職於某教育培訓機構的張小姐也在工作中屢屢遇挫。已經工作兩年、收入還算穩定的她「仍感覺很受壓抑」。「我分析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我的學歷低,只達到大專,二是我是女性,在與大客戶接觸或出差時,公司認為男同事更容易打開局面。

在公務員的考試中,公開的就業歧視條款也非常多。在公務員的考試中,明文規定年齡不能超過35週歲、身高不得低於1.6米、當地戶籍、不能是乙肝攜菌者等等。某地還居然要求報考公務員的女青年雙側乳房必須對稱,就業歧視竟然歧視到女青年的乳房上。

在中國大陸,就業歧視不只發生在招聘中,已就業的人群中也發生著同樣的問題。2004年,某地水電工程局10名女工,集體向當地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因為水電局規定,合同制工人無配偶的,才可與企業續簽勞動合同。為取得勞動資格,已婚的女工們,只好集體以提出離婚訴訟的方式,抗議「就業婚姻歧視」。

招聘要看星座、血型、屬相

以前在中國大陸的就業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就業歧視主要體現在年齡、性別、外貌、戶籍等,如今用人單位在招聘時詢問生辰八字以及星座、血型、屬相等情況的越來越普遍,因為他們希望員工星座、血型相合,有利於團結合作。

還有的用人單位老闆相信應聘者的屬相與其品格、能力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繫」,他們寧可信其有,因此絕不招姓 「梅」、「裴」、「賈」等「不吉利」姓氏的員工。

就業歧視已成社會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院長鄭功成認為,在中國的就業市場上,90%以上的招聘廣告均含有歧視性條款,包括年齡歧視、性別歧視、學歷歧視、戶籍歧視、地域歧視乃至身體歧視如身高、相貌等等,就業歧視正在愈演愈烈。

鄭功成說,如果任由就業歧視在市場上發展下去,將會損害勞動力市場的正常發長,進而帶來更為嚴重的經濟社會後果,同時也會嚴重扭曲人力資本投資的正常行為。如片面追求高學歷等,破壞就業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導致人力資本的巨大浪費。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