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月通膨加速至1.9%

中國大陸一月通貨膨脹連續第四個月加速,主要因農曆新年假期前夕,食品與旅遊價格攀升所致。不過,根據中國政府智庫官員表示,今年中國經濟可望持續大幅成長,不會出現通貨緊縮情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新聞稿表示,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年同期攀升1.9%,創2005年3月以來最大增幅,相較於12月的1.6%。彭博針對19位經濟學家調查的預估中值為1.8%。

中國人民銀行昨天預估,今年通膨將攀升平均約3%,相較於2005年的1.8%。

相對溫和的通膨數據讓北京政府有餘力鬆綁燃油與公用事業費用管制,讓市場擁有較多力量決定價格。

香港摩根大通中國經濟學家Grace Ng表示,中國政府推遲物價管制鬆綁,主要原因即是通膨過高疑慮。現在環境更為穩定,將允許政府持續改革而毋需憂心通膨。

中國1月通膨數據因農曆新年而扭曲,今年農曆新年落在1月,去年新年落在2月。食物與旅遊價格通常在農曆新年期間攀升。

另一方面,亞洲華爾街日報引述中國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範劍平預估,中國今年經濟成長9.2-9.3% ,相較於去年9.9%。

他說,某些產業的價格將出現衰退,但和通貨緊縮不一樣。一般而言,通貨緊縮通常肇因於經濟萎縮。

而北京政府致力控制製造污染與低能源效率的工廠,有助紓解部分產業供過於求的情況,例如水泥產業,大約僅四成中國水泥廠採用現代生產技術,其餘皆仰賴需要大量煤炭生產,導致產生很多污染。

報導說,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已將環保與提高能源效率列為第一優先,以均衡過去25年混亂的經濟成長。

範劍平指出,中國政府不會勒令這些高污染性與缺乏能源效率的業者關廠,而將祭出罰責規範,利用市場力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污染。

中國政府也計畫在今年逐步放寬水、電與天然瓦斯的價格管制。

中央社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