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哈托32年的獨裁統治為何三天之內倒臺?
一、時代的發展使實現民主憲政的代價越來越低
摘要:
印度尼西亞,這個由上萬個島嶼構成,有著兩億多人口,上百個民族,最大的伊斯蘭教國家並同時擁有大量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信徒的國家,能夠如此順利地實現民主過渡,大大加強了民主國家的陣營,也更堅定了人們對民主憲政制度的信心。在印尼民主轉變中最大的代價是發生在1998年5月的暴亂,有人估計有超過1000人在暴亂中死亡,其中華人受到了特別嚴重的傷害。面對如此災難,作為中國人尤感痛心。然而,當我們回顧人類歷史民主發展的歷程,我們就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以印度尼西亞這樣一個國情複雜的大國,以如此小的代價實現民主過渡實在並不過分。如果我們再看看直到今天(2005年)其他國家,如烏克蘭、喬治亞等國實現民主憲政的歷程,我們會進一步發現:民主憲政的實現代價越來越低,以往人們通常看到的政治動盪甚至內戰的危險越來越小了。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於民主觀念在今天已經成為全世界不容置疑的共識。二十世紀,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地對社會制度進行了試驗,各種主義層出不窮:民族主義、殖民主義、反殖民主義、法西斯主義、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等等。人們在試驗這些主義的時候付出了幾千萬、上億人的生命代價。到二十世紀末,人們終於明白:只有民主憲政是人類社會可能實現的最理想制度,儘管這一制度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有那麼多的不如意。民主憲政制度的根本優點在於:這一制度提供了發現自己缺點的可能,也提供了彌補缺陷的可能。它並不聲稱自己是盡善盡美的,相反,它認為任何人、任何黨派、任何制度、任何主義都是有侷限性的,它通過最大限度的言論自由和競爭性的選舉來不斷地完善自己,發展自己。保守地說,這一制度至少幾百年內我們無法超越。將來,即便我們發展出更好的制度,也只能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而不是拋開人類的歷史成就另起爐灶。中國古人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我們切不可動則以萬乘之國做各種花樣翻新的試驗。尤其對落後國家,人們沒有理由試驗前無古人的新制度,最為穩妥的是建立已有充分經驗教訓的民主憲政制度。
**************************************************
1.貌似強大的獨裁統治實則不堪一擊。
1998年3月10日,印度尼西亞人民協商會議一致選舉蘇哈托為下屆總統。次日,蘇哈托正式宣誓就任印尼總統,任期五年。這是他連續第七次擔任總統。此時距離1966年3月蘇加諾被迫把行政管理權移交給蘇哈托已經整整三十二年了。蘇哈托已經77歲,垂垂老矣!獨裁者很少有主動下臺的,一則人的權力慾望沒有止境,二者獨裁製度下下臺的統治者人身安全和社會地位都很難得到保障。
然而,老邁的蘇哈托遭遇到嚴重的挑戰。1997年始於泰國的亞洲金融危機重創印度尼西亞。印尼發生30多年來嚴重的暴亂。5月16日,印尼軍方舉行記者招待會,公布雅加達連日暴亂死亡人數為499人,軍方發言人莫孔唐根在會上表示:"大部分遇害者都是婦孺,亦包括購物中心僱員。"
正在埃及參加15國首腦會議的蘇哈托總統提前一天回國,力圖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平息騷亂。正當局勢趨於平緩之際,印尼總統蘇哈托領導的專業集團的一個主要派系,突然站出來反對蘇哈托,使得蘇哈托的統治更進一步陷入危機境地。專業集團主要派系之一的柯斯哥洛(KOSGORD)派發表一項聲明,要求蘇哈托歸還國會對他付託的總統職權。柯斯哥洛派的一名領袖說:"假如他不和平地下臺,那麼我們就必須迫使他離開。"這是專業集團內部的第一個反叛跡象。這個一度是不可一世的政治機器,已統治印尼數十年。
而當蘇哈托處於30多年來最脆弱的時刻,反對派領袖賴斯宣佈成立一個由56人組成的"人民議會",成員包括要求蘇哈托下臺的著名反對派人士。賴斯也正和反對派的前總統蘇加諾的女兒梅加瓦蒂協調。在印尼這次暴動中,政治異議領袖梅加瓦蒂一再公開呼籲,要軍警不要以武力對付示威民眾,再度受到各方矚目。梅加瓦蒂是印尼國父蘇加諾的女兒,大學沒畢業,未從政之前,梅加瓦蒂只是平凡的家庭主婦,憑著"蘇加諾女兒"所帶來的名氣,她在1987年首度當上國會議員,後來又一度出任反對黨"印尼民主黨"的黨魁。
5月18日,印尼局勢的天平出現了新的傾斜。這一天,長期以來一直忠於蘇哈托的國會議長哈爾莫科在印尼國會上首次公開呼籲總統蘇哈托要為這次大暴亂引咎辭職,軍方隨即表示國會的要求屬於違法,而剛見平靜的市面則再轉緊張,軍隊在街上不停巡邏,各地可見有大規模的學生示威,國內的主要反對派"回教運動"更表示蘇哈托在數週內便會倒臺。
在這危急時刻,蘇哈托在寓所內曾與武裝部隊總司令兼國防部長維蘭托、內政部長、國務部長及軍方總參謀長進行半小時的會議。外界盛傳,此前蘇哈托一整夜都在努力說服軍隊支持他行使賦予他的特別權利,其中包括宣布軍管,但沒有成功。不過。軍方5月18日宣布不支持議長哈爾莫科的主張。
5月19日,印尼局勢再次出現新變化,總統蘇哈托表明暫時不願下臺,但公開承諾盡快舉行新一屆大選,他自己將不會角逐連任。蘇哈托與社會知名人士及武裝部隊領導人舉行了長達兩個小時的協商,然後他出現在記者面前。蘇哈托在歷時15分鐘的電視演說中出人意料地表示,他將根據為選舉草擬的新法例盡快舉行大選,但他不會角逐連任。不過,蘇哈托再三聲明他不會辭職,理由是此舉既不負責任,又不能解決國家的經濟問題。況且政治的傳承必須依憲法而行,否則流血事故必隨之而來。
19日這一天,印尼的學生舉行了通宵示威活動,逾15000名大學生重重包圍首都雅加達的國會大樓,並誓言準備為改革而死。入夜後,全國各大學的校園仍被示威學生佔據,他們表示,除非蘇哈托下臺,否則不會撤走,軍方暫時未見有任何的干預,來自加里曼丹和茂物的學生夜後亦加入集會行列。手持橫幅、標語及印尼國旗的學生早上便在國會外舉行集會,他們不停高呼民主的口號,另有數百名工人加入示威行列。
印尼"回教運動"組織領袖及主要反對派政客賴斯,呼籲民眾參加與印尼學生一起大遊行。據稱他有2800萬回教徒及草根階層的支持。
5月20日,印尼軍方出動15萬部隊在雅加達各地部署,試圖阻撓反蘇哈托百萬群眾示威遊行。數千名學生徹夜佔據國會大廈,要求當局勵行政治改革。在日惹,有數千名學生不理會禁令展開和平示威。
賴斯20日前往雅加達國會大廈,接受上萬名反政府示威學生的鼓掌歡呼,並向他們發表演講。他聲稱蘇哈托的氣數已盡,呼籲國會學習學生的勇氣,希望全國三軍作一抉擇:究竟要選擇靠攏家財萬貫的蘇哈托和與他朋比為姦的兩百個心腹、親友,抑或選擇站在印尼2億人民這一邊。
面對國內、國外強大壓力,印尼總統蘇哈托終於宣布辭職,結束其對印尼的32年獨裁統治。5月21日上午10許,在雅加達獨立宮,執政30多年的鐵腕人物蘇哈托宣布辭去總統職務。他用顫抖的聲音透過電視說:"我決定宣布辭卸印尼共和國總統職務,自1998年5月21日此刻立即生效。根據1945年憲法有關規定,集教授、醫生、工程師於一身的現任副總統哈比比將繼任總統職務,任期從1998年至2003年為止。"蘇哈托在女兒的攙扶下,乘車離開總統府。哈比比即在最高法院法官見證下,手舉著可蘭經正式宣誓就職。[1]
2.原獨裁政權體系內的領袖成為重要的改革過渡人物。
蘇哈托的下臺標誌著統治印尼三十二年的獨裁統治的結束,但並不意味著民主制度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來了。繼任總統哈比比與蘇哈托有非同尋常的關係。在哈比比14歲的時候,蘇哈托就認識哈比比,並與其家庭保持著密切的關係。正是蘇哈托將哈比比從德國召回國內並一直栽培成為副總統的。在推翻蘇哈托獨裁統治的運動中,人們也要求哈比比一同下臺。但大多數主流政治家還是接受將哈比比作為一個過渡人物。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印尼政治的連續性和民主過渡的平穩。
危難時刻出任總統的哈比比非常清楚,印尼人民呼喚政治改革,結束專制獨裁體制。為順應民意,哈比比在擔任總統短短的十七個月內,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首先,在哈比比執政時期,印尼政府幾乎取消了所有限制言論自由的法律和條例,積極推動新聞自由。取消對出版行業的執照管制。即使新聞媒體對政府持強烈的批評態度,政府也不再可以像過去一樣隨意關閉新聞媒體。學術界也可以自由地發表意見。由於放鬆了對新聞出版業的管制,大量的報紙、雜誌應運而生。在哈比比執政的第一年內,出版的媒體由280種增加到1398種。電臺由9家增加到1070家,私人電視臺也增加了5家。
其次,實行政黨自由,霸權政黨體制徹底瓦解。在蘇哈托執政時期,只有三個政黨可以從事政治活動,即專業集團(Golkar)、印尼民主黨(PDI)和團結建設黨(PPP)。哈比比政府在執政初期就宣布允許成立任何政治黨派,只要這些黨派不以宗教、種族等因素為分水嶺而引起社會分化。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專業集團佔據霸權地位的三黨體系徹底摧毀。1999年6月大選中,一共有48個政黨參加了國會議員競選。
再次,弱化軍方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軍方和公務員體系中立化。在哈比比執政期間,印尼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減少軍方對國家政治和經濟生活的影響。軍方在國會中的席位從75個減少到38人。警察部門從武裝部隊分離出來。1999年11月,文官出身的蘇達梭教授取代維蘭托擔任國防部長,開創了文官出任此職務的先河。
又次,國會和人民協商會議的權力相對加強。在蘇哈托時代,國會和人協等機構形同虛設。蘇哈托通過控制軍隊、專業集團,從而控制國會和人協。哈比比接任總統後,立即通知當時的人協主席哈莫可,與議會領袖舉行磋商會。在處理東帝汶問題上,哈比比詳細地向立法機構解釋行政當局政策轉變的背景和主要的政策內容,以便爭取議會的支持。1999年10月哈比比向人協特別大會作述職報告,結果以322票對355票的結果被人協否決,哈比比因此喪失了連任總統的機會。這也表明哈比比並不試圖操縱民意機關而是尊重民意機關的決定。
最後,擴大了地區自主權。哈比比還認為,在中央集權統治下,許多地方,特別是資源豐富的地方,譴責中央政府在進行不公平的經濟剝削,認為這種剝削與典型的殖民剝削並無區別。這種"不公平的剝削"正是亞齊和西伊裡安等地社會動盪的根源。軍事鎮壓只會使矛盾進一步激化而無助於問題的解決。正確的做法是加快中央政府下放權力到地方政府的進程。[2]
哈比比的改革措施使印尼實現民主過渡有了良好的開端,為民主選舉創造了條件。在1999年6月舉行的國會選舉中,執政30多年的專業集團敗給了梅加瓦蒂領導的堅決主張改革的印尼民主鬥爭黨。反對黨贏得大選是民主過渡的一個標誌性事件。這次選舉是印尼三十餘年來最公平的一次選舉,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讚許。
3.原有體製成為政治秩序的有效規範。
然而,在隨後幾個月進行的總統選舉中,瓦希德審時度勢,巧借專業集團和軍方勢力贏得人民協商會議舉行的總統選舉,成為印尼第四任總統。隨後,他再次施展嫻熟的政治技巧,支持大選前呼聲最高的梅加瓦蒂出任副總統,並確保其當選,從而很好地化解了危機,維護了大局,也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瓦希德和梅加瓦蒂聯手執政是眾望所歸,也為印尼進一步推進民主進程,確保政治穩定創造了條件。
沒有強大政黨支持的瓦希德,最終還是被拉下了馬。2001年7月23日下午,印尼人民協商會議(人協)特別會議以591:0的投票結果,罷免了執政21個月的總統瓦希德,推選副總統梅加瓦蒂出任印尼第五任總統,任期到2004年10月。印尼在憲政的軌道上繼續蹣跚向前。
4.民主憲政終成正果。
2004年10月,印度尼西亞歷史上首次總統直接選舉經過兩輪投票的較量,民主黨候選人蘇西洛在第二輪投票中,以近61%的得票率遙遙領先現任總統梅加瓦蒂,成為印尼獨立宮的新主人。
至此,無論從經驗上,還是從政治理論上,我們都可以認定:印度尼西亞已經穩步邁入了民主憲政制度的軌道。在2004年第一輪總統直接選舉中,全國1.53億的選民中82%參加了投票。這兩次選舉基本上是在自由、平靜、有序的氣氛中進行的。擔任選舉觀察員的美國前總統卡特稱讚說,印尼出色地完成了民主過渡。
自蘇哈托垮臺以來,印尼政府經歷了哈比比-瓦希德-梅加瓦蒂三屆政府的變動,這三次政權更迭雖然伴隨著街頭抗爭和社會動盪,但總的說來權力轉移基本上沒有脫離法律程序和民主遊戲規則的軌道。在後兩次權力轉移中,曾經出現過政治危機,但都在民主和法律的框架內成功地度過了。1999年第一次人協和國會自由選舉後,贏得國會第一大黨地位的是梅加瓦蒂的民主鬥爭黨,但登上總統寶座的卻是國會中位居第三大黨的瓦希德,梅加瓦蒂只得到了副總統的位置。民主鬥爭黨儘管憤憤不平,但對此沒有發難,而是平靜地接受了這一結果。第二次危機是2001年7月,瓦希德遭人協彈幼時,瓦希德曾下令,凍結國會,在全國實行緊急狀態,出現了總統和立法機構對峙的局面。但軍方以忠於憲法為由拒絕執行緊急狀態令。其後,最高法院也做出判決,宣布瓦希德的命令違反憲法。結果,人協投票通過對於瓦希德的彈幼案,並宣布梅加瓦蒂接任總統。這又一次使印尼依照民主的程序度過了一次危機。
民主制度已經成為人們的一個普遍接受的良好的政治制度,但很多人擔憂推翻獨裁統治會導致大規模政治動盪乃至內戰。印尼民主過渡的成功打消了人們的這一顧慮。
5.最大的伊斯蘭國家也能實現民主憲政。
印度尼西亞,這個由上萬個島嶼構成,有著兩億多人口,上百個民族,最大的伊斯蘭教國家並同時擁有大量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信徒的國家,能夠如此順利地實現民主過渡,大大加強了民主國家的陣營,也更堅定了人們對民主憲政制度的信心。在印尼民主轉變中最大的代價是發生在1998年5月的暴亂,有人估計有超過1000人在暴亂中死亡,其中華人受到了特別嚴重的傷害。面對如此災難,作為中國人尤感痛心。然而,當我們回顧人類歷史民主發展的歷程,我們就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以印度尼西亞這樣一個國情複雜的大國,以如此小的代價實現民主過渡實在並不過分。如果我們再看看直到今天(2005年)其他國家,如烏克蘭、喬治亞等國實現民主憲政的歷程,我們會進一步發現:民主憲政的實現代價越來越低,以往人們通常看到的政治動盪甚至內戰的危險越來越小了。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於民主觀念在今天已經成為全世界不容置疑的共識。二十世紀,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地對社會制度進行了試驗,各種主義層出不窮:民族主義、殖民主義、反殖民主義、法西斯主義、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等等。人們在試驗這些主義的時候付出了幾千萬、上億人的生命代價。到二十世紀末,人們終於明白:只有民主憲政是人類社會可能實現的最理想制度,儘管這一制度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有那麼多的不如意。民主憲政制度的根本優點在於:這一制度提供了發現自己缺點的可能,也提供了彌補缺陷的可能。它並不聲稱自己是盡善盡美的,相反,它認為任何人、任何黨派、任何制度、任何主義都是有侷限性的,它通過最大限度的言論自由和競爭性的選舉來不斷地完善自己,發展自己。保守地說,這一制度至少幾百年內我們無法超越。將來,即便我們發展出更好的制度,也只能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而不是拋開人類的歷史成就另起爐灶。中國古人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我們切不可動則以萬乘之國做各種花樣翻新的試驗。尤其對落後國家,人們沒有理由試驗前無古人的新制度,最為穩妥的是建立已有充分經驗教訓的民主憲政制度。
[1] 本文史料依據常松慕蓉 編著:《黑色的五月》之"蘇哈托下臺,鐵腕統治盡塵埃",來自網上。
[2]張祖興:《評哈比比執政時期印尼的政治改革》,載《東南亞研究》2002年第2期。
- 關鍵字搜索:
-
蘇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