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養老問題嚴重 兒女對父母很麻木

中國大陸黑龍江省十屆人大五次會議七日開始舉行,省人大代表翟玉和表示,經過調查發現,中國農村為人子女者,過半數對父母很麻木,農村的養老問題需要重視。

黑龍江生活報報導,翟玉和自費籌資十萬元人民幣,從二零零五年十一月初至十二月底,請了七個志願者,費時五十天,對中國農村的養老現狀進行調查。調查者走訪了三十一個省區,調查了上萬名農村老人的生活情況。

翟玉和表示,在受訪的一萬四百零一位老人中,與兒女分居的比例高達百分之四十五點三,三餐不保的有百分之五,年節飲食與平日沒有差別的達到百分之十六,一年添不上一件新衣的多達百分之九十三,沒有替換衣服的百分之六十九,小病吃不起藥的佔百分之六十七,大病住不起醫院的高達百分之八十六。

調查還發現,農村老人年均收入含糧、菜,僅有人民幣六百五十元,也就是說,月收入僅約人民幣五十元,折合台幣才兩百元。

但是,調查對象中,有百分之八十五的老人要自己動手干農活,百分之九十七的老人要做家務,而只有百分之八的老人有一臺老舊電視機。

調查顯示,對父母如同對兒女的視為孝,僅佔受調查老人子女的一成八;對父母視同路人不管不問的為不孝,佔三成;精神狀態好的老人佔百分之八,兩成二的老人以看電視或聊天為唯一的精神文化生活。

翟玉和指出,與老人生活品質低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些老人的兒女生活水準至少高於父母幾倍乃至更多,很多兒女認為,父母沒凍著,沒餓著,就是自己盡孝的最高標準。

翟玉和還表示,調查中有一種現象很令人擔憂,那就是這些老人中,百分之五十二的兒女對父母的感情很麻木。

有的與父母同住在一個院落,但一年也說不上一句話,有的兒女非過年不登門,登門時少的只給父母五元,而且一年就這麼一次。

參與調查的人員崔學發則指出,在調查中看到的普遍情況是,吃的最差的是老人,穿的最破的是老人,小、矮、偏、舊房裡住的是老人,在地裡幹活和照看孫輩的也多是老人。

「一年吃不上兩次肉,平日兜裡沒有一分錢,小病挺著,大病等死的例子並不鮮見。這些老人不是民政部門的救濟對象,由於兒女的不盡孝,使他們成了三不管,生活境況反倒不如無兒無女的老人。他們對兒女多有抱怨,但大多不忍心將兒女告上法庭。」翟玉和表示,由此可見當前中國農村的年輕農民,對父母知恩、感恩、報恩的情感淡漠。

中央社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