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圍爐 提防不良商家六大花招

儘管許多人明顯感受到農曆春節的氣氛逐漸淡薄,但是象徵團圓的除夕圍爐仍是不可或缺,同樣地,到餐廳吃年夜飯的風氣也日趨普遍,但在中國大陸,餐廳業者藉機痛宰消費者的情況不一而足,最常見的就是菜色和菜量「偷桃換李」、偷斤減兩。

綜合北方網等媒體報導,近幾年隨著年節家庭宴會火爆,損害消費者權利現象更加突出,尤其是年夜飯,總結而言,不良商家約有六大花招,也因此常讓消費者敗興而歸。

問題一:臨時加收服務費。許多消費者都是在全家齊聚圍爐時才被臨時告知要加收一定比例的服務費,民眾為免無爐可圍只好忍痛認宰。

問題二:菜色和服務縮水。有些店家會因事先未言明菜量便藉機偷斤減兩,或是私自變換菜色,例如以人工養殖的鯰魚混充江鯰,半斤河蝦上菜時不到三兩等。

問題三:「狸貓換太子」,有些店家為迎合消費者好口彩心理,把低廉菜色取上富貴菜名來欺瞞顧客,例如,「金玉滿堂」、「平步青雲」,其實只是油炸玉米餅和清炒大白菜。

問題四:巧立名目臨時漲價。

問題五:年夜飯成為不肖業者年底清倉最好時機。

問題六:預訂一場空。有些飯店因實際能力有限,不得不在節前一天退回定金;有些規模不大的飯店則因預訂人數未達目標,臨時取消年夜飯服務。

中央社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