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日暴動效應 日赴中國旅客減少三成

中國於去年四月發生反日暴動,日本駐中國大使館和日商店面遭破壞的畫面讓人印象深刻,連帶使得日本人對中國的反感與日俱增,歲末年初日本人赴中國的旅客減少了三成,坊間的反中書籍也愈來愈多,連內閣府輿論調查都顯示,有六三.四%的日本人不再認為中國有親切感。

日本小泉純一郎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問題,引發日中之間許多糾葛不休的情結,日本坊間的書店出現許多反中的漫晝和書籍,其中有分析中國反日情結、批判共產黨獨裁體制、批判毛澤東、胡錦濤、討論靖國神社問題等,文藝春秋、SAPIO等雜誌幾乎每一集都在探討中國威脅論和擴軍等話題。

產經新聞指出,中國的反日暴動之後,赴中國旅遊的日本人有明顯減少的趨勢,日本JTB旅行社表示,新歷年歲末年初日本從關西國際機場到亞洲旅遊的旅客增加了四O%,但是往中國的旅客卻減少三O%,取而代之受到日本遊客歡迎的是臺灣和曼谷。

反日、反中的連鎖效應也讓財經界感到憂心,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去年底,針對進駐中國的日本企業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想擴充在中國大陸的事業者,從反日暴動前的八六.五%降低到五四.八%,日本企業對中國投資市場充滿未知變數感到十分不安。

日本內閣府去年底的調查也顯示,「感覺中國有親切感」的日本人只有三二.四%,比前一次的調查降低五.二%,是一九七八年做這項調查以來最低的一次。「感覺中國不親切」者達到六三.四%,比前年增加五.二%,也是歷年來最高的一次,「不認為中日關係良好」的日本人更達到七一.二%,與反日暴動前相比,足足提高了十.二%。 以文找文

中時電子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