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購案解套 擬改一般預算

來自美國的消息指出,美方評估後認為,臺灣的軍購特別預算案無法過關,若能改採一般預算方式提高國防支出的比率,亦即將年度國防預算佔GDP的比率提高到至少百分之三,作為軍購替代方案,應合理可行。

美方這項訊息已透過管道向我國政府及在野黨傳達,總統府(新聞)方面已表達支持,獲知此事的泛藍陣營也正面回應。在美方及我國朝野對這個方案都不排斥的情形下,軍購預算案僵局解套有望。

美方指出,臺灣年度國防預算若能由目前佔GDP(國內生產毛額)百分之二點四,增加到陳水扁(新聞)總統曾宣示的佔GDP百分之三,一年大約可以增加新台幣五、六百億元國防經費,就是相當合理的規模,足以展現臺灣自我防衛的決心與能力。

「至於臺灣要把增加的預算用於採購武器、人員訓練或是其他強化國防基本設施的項目,美方沒有任何意見。」

相關人士透露,臺灣內部對軍購案的討論一直聚焦在「美國要臺灣買高價武器」,事實上,美方相當關鍵的高層人士向我方表明:臺灣要買什麼武器,美國沒有意見,重點在於臺灣必須以行動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及強化自我防衛能力。

據轉述,美方認為臺灣除了採購飛彈等必要武器系統外,也必須投入相當經費強化軍事設施,例如將油庫、彈藥庫及飛機機堡地下化,確保遭中共第一擊後仍保有還擊能力,不致發生美軍決定介入,但支援軍力未到達前臺灣就已被擊敗的情形。

熟悉美方立場的這位人士指出,美方認真看待中共不排除以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的宣示,因此美軍太平洋總部對可能的狀況都預作規畫,目標是一旦華府下令,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因應台海軍事衝突。但臺灣近年來輕忽國防預算,讓美方擔心中共因此誤判其軍事力量足以在美軍介入前,就取得無法逆轉的優勢。

美方也向我方強調,布希總統批准的三項對臺軍售案,不管是潛艦、愛國者飛彈或P3反潛機,都是先前臺灣提出的軍購要求,沒有一項是美方主動要臺灣買的。


聯合新聞網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