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汕尾血腥鎮壓 國際關注 廣東官員被捕 中共媒體首度承認村民遭射殺 但仍在編造謊言 港媒吁揪出開槍幕後黑手

 2005-12-11 16:4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廣東省汕尾市征地興建電廠引發民眾抗議,當局出動上千名武警鎮壓,動用了坦克、衝鋒槍射殺抗爭的東洲坑村民,數十名民眾遭槍殺,這是繼「六四」事件後中共當局再次大規模動用軍警屠殺民眾事件,引起國際輿論高度關注。

12月10日,中共官方媒體打破沉默,首度承認汕尾村民遭警方射殺,並稱下令向村民開火的指揮官員已經被逮捕,但仍然在對事件緣由和死亡人數隱瞞真相和編造謊言。香港輿論呼籲揪出下令武力鎮壓的幕後黑手。

傷亡人數 中共官方媒體隱瞞真相

汕尾當局武力鎮壓村民事件,自12月6日起進入第四天之後,中共官方媒體首度打破沉默,但新華社只承認汕尾3位村民喪生,與當地村民所說死亡數十名相差甚遠。

新華社10日引述汕尾市政府將事件定性為「由極少數人挑起的打、砸、燒甚至對現場執法公安干警發動暴力襲擊的嚴重違法事件」,並稱當時聚集的民眾多達500人,入夜後場面完全失控。

新華社報導說村民先用爆炸物攻擊武警,導致武警開槍。警方在鳴槍警告時造成3人「誤死」、8人「誤傷」。

廣州日報10日報導:「在特別緊急的情況下,現場指揮員處置失當,造成誤死誤傷,汕尾市檢察機關已依法對其實行刑事拘留。」

而紐約時報引述當地居民的話說,有「多達20人」喪生,50多人下落不明;也有人看到貨車載走了30幾具屍體,當地村民說至少70人被殺害。

美國之音報導,當地村民說,有20多人被武警開槍打死,另外還有50多人至今下落不明。據村民說,有政府官員企圖向死者家屬付錢,以掩蓋當局槍殺村民的真相。

法新社引述村民的說法指稱約30人死亡。據大紀元採訪的消息和香港媒體報導說,有村民指出最少有70人被殺,50人失蹤。

當地村民向大紀元和新唐人記者透露:「汕尾市政府這幾天還在說謊,聲稱:『死3人傷8人,說死的是自已拿爆炸品自殺的,沒有開過槍,這全是假話。』要死者家屬不要對外界說是給子彈打死的,市政府會給你福利等等這樣的話。」

希望之聲採訪當地村民消息指出,除了坦克車駐村,自動槍隨時對著上街的百姓掃射,目前已知有70人被射殺,死亡的多是20幾歲的年輕人。

村民中槍跪地求饒 軍警補打兩槍

據香港媒體報導,造成警民衝突的緣由,是汕尾市政府在東洲徵收土地興建風力發電廠,斷絕了村民賴以生存的漁業資源,因賠償問題談不攏,加上官員貪污侵吞賠償款,去年10月起,就不斷有村民在電廠建築工地外示威抗議。村民從今年5月開始向有關部門反映,希望上邊能解決他們的問題,仍舊落空。9月21日,村民開始封鎖電廠道路的維權行動。

12月6日,在汕尾市政府多名高官壓陣下,約千名軍警與鎮暴部隊趕至東洲,並拘捕了村民代表,由此引發了數以千計村民參加的抗議,鄰近各村民眾聞訊也趕到聲援,面對數千抗議民眾,軍警發射了十多發催淚彈並開槍射擊,站在最前排的村民應聲倒下。

據蘋果日報10日報導,一名僥倖逃過此劫的陳姓村民目睹一慘景:「太殘忍了,一名村民腿部中槍,跪地求饒,但他們把這個人拖到草叢,再補打兩槍……」

事件當天,現場有很多百姓跑不出公安的重圍,有的被子彈打死。 「在現場被打死的村民被汕尾市公安拖到一起用火燒掉,有的當晚拖到了火化場。想毀屍滅跡!」而死難者家屬以披白帶孝拜祭死者,他們給武警下跪,懇求讓他們領走親人屍體。但當局予以拒絕。

據村民透露,軍警向東洲廣播說:「沒有開過槍。」但村民蒐集了很多子彈殼,子彈殼打著「91」或「61」的樣式,信中說全是衝鋒槍的子彈。村民還看見警方曾為三具屍體換上警服拍照;也有說,一些屍體運去了海豐火葬場,而且都換上了警服。

香港的英文報紙《南華早報》援引村民的話說,警察拿著照片搜查參加示威的村民,並且逮捕示威組織者。當局試圖向死者家屬付錢,讓他們不要再向當局討還死者屍體,以隱瞞事件的真相。

事發至今五天尚未平息,東洲氣氛仍然緊張,當局在鄉內實施戒嚴,並派駐上千名武警、裝甲車在街上24小時不停巡邏,武警封鎖各主要路口,當局在街上大量張貼告示,矢言拘捕及嚴懲組織者。當地武警10日發出通告,表示逮捕了8名村民。

港媒吁揪出下令開槍的幕後黑手

汕尾東洲開槍鎮壓抗議村民事件,引起國際高度關切。香港輿論指出,是誰下令開槍槍殺平民?當局須清楚交代,任何試圖把平民描繪為暴民的伎倆、任何開槍警告導致誤死誤傷的謊言,只會激起更大民憤。

輿論認為,在東洲開槍事件上,國務院、中央軍委要揪出下令開槍的武警軍官,查清下令開槍的軍官受到哪些地方官員的唆使,同時將這些官員繩之以法,否則,這次開槍的責任只能由總理溫家寶、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承擔。

紐約時報、CNN、BBC等國際主流媒體也都紛紛報導。紐約時報指出,這次天安門事件以來最嚴重鎮壓事件顯示,中國鄉村地區的社會動亂有升高之勢。

根據中共官方統計,單是2004年,中國大陸各地就發生7萬4千起暴亂或嚴重騷亂,較前一年大幅上升。近幾個月來,由於大陸各地的遊行示威愈來愈多,讓中共官方十分緊張。

美聯社與法新社的報導也都強調,這是天安門事件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鎮壓事件。BBC指出,89天安門鎮壓招致的國際譴責至今記憶猶新,警察用真彈鎮壓村民抗議也屬罕見。

華盛頓郵報指出,在過去的兩年中,這次農民抗議風潮的規模還前所未有,並指出,徵收土地已成為中國社會動亂最通常的因素。

華郵報導說,今年,東洲村民一直在不斷的抗議反對建造發電廠,在7月一位姓黃的抗議領導被拘捕。擔心報復而要求匿名的村民們說,當局上星期二下午拘捕了三位去山上發電廠抱怨的村莊領導,引起了目前的這場暴力衝突。

日本讀賣新聞以「中國武力鎮壓電廠建設反對派,有開槍造成70人死亡的說法」的標題,顯著報導這項事件。日本全國性大報都紛紛報導中國武警鎮壓汕尾村民的消息。

大赦國際亞洲部副主任形容廣東的報導令人「毛骨悚然」,並呼籲立即進行獨立調查。

汕尾屠殺真相震驚大陸網民

汕尾大屠殺正在大陸網壇洶湧地流傳,儘管中共封殺真相,網民仍然通過論壇等各種方式傳遞消息,有人甚至不得不用豬代人的方式透露死亡數目「超過70頭pigs被宰殺」、「不少豬肉被埋被銷毀」。

目前「我知道」正成為今日網壇最流行的行話,有網民留言:「為你祝福為你驕傲今夜我們都是廣東人。」以下是一些論壇上網民的隱含性留言。

「今年最流行的語言將是:我知道。」「不想讓你知道,以為都不知道,但是知道,都知道!所有人都會知道!」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知道就足夠了,紙裡包不住火。」「知道了比不知道好,起碼不會受騙上當。」

「悼念那些為了維護自己生存權而逝去的人!」「牢牢記住惡人的名字,有朝一日,用公正的火焰燒成灰燼。」「已全面暴露了魔鬼的猙獰面目!它們的路只剩一條:下地獄!」

「防民之口,勝於防川……地球人都知道……我也是知道的。」「我也知道!上帝更知道!我們都知道!」

「知道又有何用?」「知道就可以傳播,就隱瞞不了真相,劊子手就會有所收斂,人民就會更加覺醒。」

「最新news,下令開gun者已被逮捕。」「看沒法收拾了,才找替死鬼……早16年前我們就都知道了……跟不知道一樣。」

「鬼子進村,加油吧,快趕上皇軍了。」「把槍口對準自己的人民,誰還做得到?」

「改良!改良!是誰喊他媽的改良?」「這件事說明瞭一個問題,所謂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集體主義的教育,原來只是教育我們的,不過是新版的三綱五常罷了。」

「強烈預感:暴風雨就要來了!」

廣東汕尾血腥鎮壓 臺朝野關注

臺灣行政院陸委會副主委黃偉峰10日指出,任何國家都不應以暴力方式對待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如果汕尾鎮暴的相關報導屬實,顯示事件「很嚴重」,中共應受全世界最嚴厲的譴責,陸委會也將持續密切關注此事。

陸委會主委吳釗燮表示,汕尾事件顯示中國內部潛藏許多不安定因素,影響政權穩定性,可能會製造外在危機,轉移人民注意力,臺灣必須密切觀察,作為制定兩岸政策的參考。

他表示,汕尾事件是中國近年來一再發生的事件之一,這次特別的是,中國武警射殺民眾,而且射殺的人數不少,有些西方媒體稱為「第二次天安門事件」。由於中國處理社會抗爭事件都封鎖消息,世界民主國家都要求應採用符合人權的標準處理。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賴清德表示,廣東省因電廠征地賠償糾紛傳出流血鎮壓事件,顯見政府與人民嚴重對立,未來中國遂行高壓統治的能力愈來愈弱,人民尋求民主自由的動機與能量也愈來愈強,臺灣應不分朝野幫助中國人民尋求民主。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副書記長吳志揚表示,希望中國能放棄武力、循法律制度來解決爭端。中國在政治和人權上仍然比較封閉,例如在媒體和宗教上的控制仍然嚴格。中國未來發展應該有機會像臺灣一樣,由經濟繁榮走向政治的開放民主。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黃義交呼籲,中國當局對第一線執法過當的武警,應盡速依法查辦。副總召集人孫大千表示,武警射殺村民對中國人權產生不良影響,也會影響兩岸關係的進展,中國當局應該盡速調查,對涉案官員繩之以法。

台聯立法院黨團副總召集人黃適卓表示,此事凸顯人民透過抗爭表達意見,但中共極權獨裁的官僚體系無法接受這種民主化現象。他也呼籲,臺灣與中國當局必須保障當地台商的權益與安全。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