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冒險號--王儲的風趣

王儲查理斯在日誌中記述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主權移交典禮的感受,文采幽默而尖銳,指所謂主權移交大典,只是一場「核突的蘇維埃式展覽」(Awful Soviet - Style display),在一場「荒唐的嚕之間」(During a ridiculous rigmarole),中國軍隊「鵝步」(Goose - step)而升起中國旗,而中國的高官,只是一群「可怕的舊蠟像」(appalling old waxworks)。

查理斯一向很風趣,私下對中國沒有好感,這段文字很好笑,雖然對一個感情極為脆弱、自以為正在贏得全世界尊重的國家,自然是很大的羞辱,然而更令人感興趣的是查理斯形容中國的英語風格很老派,像老演員佔士美臣那個時代的黑白電影的對白。

Rigmarole這個字很深,既指一大套沒完沒了的官樣文章,也指一大堆上氣不接下氣零碎的述,在查理斯為人刻薄,譯為「繁文褥節」,未足傳神,意思應該是「在一輪九唔搭八的悶嚕之間」。

指中國軍隊的陣容是踏鵝步的蘇維埃式的展覽,其實也很恰當。當夜的「解放軍」,應該是海軍部隊,穿一身湖水藍色的戎服,戴圓帽,身上不是紅布條就是金星,托炮,慢鏡頭一樣機械式地緩緩操出來,像一排上了簧鏈,漸漸簧鏈正在慢下來的玩具,視覺效果相當詭秘。

Awful一字,沒有「可怕」那麼嚴重,廣東話的「核突」最為傳神。至於蘇維埃風格,查理斯也沒說錯,中共本來就是蘇維埃的後裔,中國的前身,叫做「中華蘇維埃政府」,查理斯很客觀嘛。

江澤民等中國高官像一群「舊蠟像」,也快人快語,富有巴金「說真話」的美德,形容得相當的準確。英國人是造蠟像的專家,如果去過山頂的杜莎夫人蠟像院,就會發覺在眾多中國名人之中,造得最生動、最神似的一具,就是中國的這位英語流利的前國家主席。一來蠟這種原料,特別能展現許多中國人那張不可參悟(Inscrutable)的撲克臉孔,而且李先念、陳雲、楊尚昆一類中國老革命,七老八十的端坐在主席台上,人人面前一隻茶杯,鼓掌的步伐一致,臉上的僵木表情非哭非笑,都是一樣的一座座泥菩薩。查理斯雖然不是甚麼漢學家,對於中國的觀察,原來有深厚的功力。

王儲的這段日誌,原來在英國政要如貝理雅和馬卓安中間流傳,一定把英國人笑死。不過笑歸笑,胡錦濤訪問倫敦,英國人還是可以一臉誠懇,附首恭聽:是是是,二十一世紀將會是一個輝煌的中華世紀……然後哄中國人掏腰包付錢買英國貨,就像查理斯笑嘻嘻地與江澤民握手。他們是最好的演員。

凌鋒/推薦

本文留言

作者蘋果日報/陶傑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