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消耗國 中國威脅世界環境資源

綠色和平組織十九日公布的研究指出,中國已是當今雨林破壞的最大驅力,該組織引用國際熱帶木材組織的數據顯示,每十根熱帶硬木中,有近五根是運往中國。然而,砍伐森林只是中國經濟崛起衝擊全球環境資源的一個方面,其在穀類、肉類、煤鐵的需求量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耗國。

中國兩位數的經濟成長雖令西方敬畏有加,但其吸吮進的自然資源則是前所未有之大。

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木材貿易國,根據倫敦的環保團體「全球目擊 者」兩年的調查指出,中國攀升的木材需求使中緬邊界的原木走私猖獗,緬甸克欽邦與中國雲南間的非法木材年交易額達四億美元,而兩國政府皆知情。

報告說, 「克欽儼然成為中國發展的自然資源倉儲,廣闊的森林幾已砍伐殆盡。」

森林砍伐只是中國崛起對全球環保的威脅之一。由於中國仰賴燃煤發電,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

中國在食物、能源、工業等五大基本物資的消耗上,除原油外,皆已超越美國。

華府的地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布朗推論說,如果中國維持每年的經濟成長率八%,至二○三一年,其國民平均所得將等同今天的美國,他表示:「屆時中國的穀物消耗量將為現今全球的三分之二,在原油消耗率上,如果與現今的美國相同,則中國人一天將耗掉九千九百萬桶原油,但目前,全球每天的原油生產量為八千四百萬桶。」

他表示,如果屆時預估人口將達十四億五千萬的中國,每四人就有三人有車,像今天的美國一樣,中國將有十一億輛車,現今種稻的地區都將開為道路。

其實,中國已自嘗苦果。中國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指出,全球十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中國佔了五座,中國三分之一的地方會下酸雨,七條主要大川中一半的水域「全然無用」。

布朗表示,凡此種種只是證明,西方的經濟模式在中國行不通,對於在二○三一年人口更多的印度與其他總人口達三十億的發展中國家也行不通,「我們必須髮展新的經濟模式,而非以化石燃料為基礎、著重汽車、用過即丟的經濟」。

(自由時報編譯魏國金╱綜合十九日外電報導)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