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再看十運,你抽我! 十運醜聞當事人竟然全無歉意!

 2005-10-20 23:4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從開幕前即查出26例興奮劑「藥蟲」、藝術體操「金牌內定」曝光,到孫福明公然「假摔」、自行車賽場發生「擠倒」事件……正在進行的第十屆全運會醜聞不斷。

  對此,新華社評論認為「在和諧社會的氛圍下居然出了這麼多不和諧之音,不和諧之事,神人共憤」,並呼籲與會者尤其是領導者、管理者珍惜全運會「五十年老店」品牌,稱「全運會該自救了!」然而同樣據新華社報導,一些醜聞當事人根本不拿媒體曝光、批評當回事,甚至振振有詞、全無歉意,居然質問記者「這算什麼新聞?」

  這一反差現象說明:圍繞全運會集中暴露的種種弊端,以苦口婆心勸誡為落腳點,仍寄希望現行競技體育體制的自我糾偏已經沒有現實意義。我們認為,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之下,國內競技體育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淪為一些團體與個人套取社會資源的工具。十運會醜聞直接拷問著由財政資金所供養的競技體育「舉國體制」---作為原因之一,正是因為一些圈中人也知曉「舉國體制」退出歷史舞臺的必然性,才會以末班車心態,上演近乎窮凶極惡的套利分肥的最後瘋狂。如果不從根源上加以反思,盡快進行制度改革,糜費社會財富系後果之一,更惡劣影響是社會道德底線將不斷受到衝擊。

  十運會上,一些當事人之所以詫異媒體拿醜聞當新聞,理由無疑是大量舞弊行為因運動員表演得較為逼真而沒有露餡。十運會哪些獎牌是通過金錢交易確定的幾近公開秘密。誰是最大的作弊者?是軍隊運動員獲獎牌同時計輸出省市錦標的雙計分制以及「交流運動員」所得錦標由輸出地與輸入地分享等規則!因此,孫福明「假摔」風波鬧得再大,重賽結果也沒有任何懸念。那麼,體育主管部門為什麼敢於出臺這些注定要驅動賽場變為「秀」場的規則?唯一擺得上台面的說辭是為調動與協調地方體育主管部門的積極性,保證奧運會項目梯隊建設與訓練水平,進而實現「奧運戰略」。

  種種弊端以「奧運戰略」作擋箭牌,凸現了對其加以梳理的必要。究其目的,「奧運戰略」就是要令中國運動員在以奧運會為代表的重大國際體育賽事多獲錦標。實現「奧運戰略」,至今做法是執行「舉國體制」。然而,需要看到,在中國經濟制度由計畫經濟轉軌後,作為社會文化存在的體育內涵與外延必然發生質變,支撐它的物質基礎也理當發生改變。計畫經濟由政府掌控全部資源,運動員獲得錦標多寡或許牽涉國家形象。在市場經濟狀態下,運動員培養體系主要通過市場與非政府組織獲得經濟資源---其甚至屬於衡量一個國家運動真實水平的重要指標。事實上,在國際競技體育界,靠「舉國體制」維持奧運會獎牌、躋身所謂的第二集團,所得到尊重也是打折扣的。所以,繼續以「舉國體制」 支持「奧運戰略」,並付出財政資金之外多重代價,顯然得不償失。即使承受中國從競技體育第二集團行列滑落結果,拋棄舊體制也是大勢所趨。

  財政資金彌足珍貴,用於體育事項支付無疑應以公眾體育健身為重點。但至今為止,在全國範圍內,各級各地政府體育項常規支出主要用於供養專業體工隊。相對群眾體育上的微薄投入,於全運會等比賽中,重獎獲得錦標的相關人員卻出手大方。省市之間形成攀比,導致財政支出上存在套利通道,助長著競技體育圈內利益主體的惡劣風氣,這表明,首先必須大幅減少全國性運動會舉辦的種類與密度。

  經濟大省江蘇為十運會提供的平臺得到了一致好評,但就綜合效益而論,江蘇將得不償失。因為,即使僅從品牌效應角度分析,投入資源再多,提供的平臺再好,由於所承載事物醜聞不斷,收效也是不匹配的。

  可以預計,今後相當一段時間內,提及十運會,多數人第一反應是想到一幕幕醜劇、鬧劇和荒誕劇。舉一反三,這一負面後果提醒地方政府,立足所轄區域納稅人利益,承辦類似活動應持有謹慎態度、樹立評估意識。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