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淵:評張德江的「不爭論」

讀了香港著名政治評論家林和立的文章《張德江搞錯鄧小平理論》,我並不完全苟同。首先鄧小平只有「摸著石頭過河」的實踐,而並沒有什麼精妙宏微的理論,他所謂的「理論」就是「硬道理」,就是蠻幹不講理。其次,鄧小平為什麼要「不爭論」?那是因為他搞資本主義,又覺得對不起馬克思主義,又要過鬼子的「姓資姓社」的關,於是就拿「不爭論」的良民證來矇混。所以「鄧小平主義」是一個根本沒有「話語」的操作。

事實上,鄧小平在放棄他畢生為之奮鬥的事業,即說得通而行不通的馬克思主義空想時,他的心理並有過關,他明明是在幹一件正大光明事情,卻以為自己是在偷雞摸狗,他當然更捨不得「馬克思主義者」或「無產階級革命家」那樣的棺材蓋。他的「不爭論」決不是什麼「高瞻遠矚」,而是「淺人短視」。因此,他受到來自左右兩個方面的挑戰,都無言以對,最後導致他在一九八九年犯下了歷史性的政治錯誤。

而張德江們是要在「專制」和「民主」之間「不爭論」,是要在「民主主義」大潮流下,讓腐朽的「專制主義」,無聲無息地再延喘幾年,他明明是在偷雞摸狗,卻要裝得正大光明。儘管,共產黨搞了許多羊頭狗肉、南轅北轍的事情,但毛澤東是敢講話的,有「話語」的;而鄧小平是一個理論侏儒,他是沒有精神控制力的。今天共產黨則是既無正理、又無歪理的腐敗集團,從張德江也可以引用「不爭論」,我們就應該看到「不爭論」的危害性。

最可笑的是,張德江說要「為六四平反」,就等於是「搞文化大革命」;說「吵來吵去、爭來爭去」的香港,會在輿論一律的上海、廣東面前崩潰。而且他反覆地說香港人和中國人裡面要「為六四平反」的是「少數人」。但誰是發動「為六四平反運動」的毛澤東式人物呢?那是子虛烏有;而「多數」「少數」必須讓人民表達而後知,張德江胸中既有如此「多數」的成竹,就大可不必反對世間通行的民主選舉制度。

這次北京中央政府讓香港民主派議員回鄉,是刻意要緩和與香港民意代表的關係,應該說是有積極意義的。而張德江竟口口聲聲說香港要敗於他的廣東省,事實上張德江的政績又如何呢?到處是民亂礦難,多如牛毛貪官污吏,甚至連一個小「太石村」,他也管治不好,這樣的人還有什麼臉來侈談香港「地位不保」?身為黨國要人、封疆大吏,卻巴不得中國的香港搞不好,真是連彭定康也不如了。像張德江這樣的「不爭論」在外,「不良居心」於內的人治國,中國還治不治得好?

二○○五年十月一日(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