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中國奇蹟?

世界經濟論壇(WEF)上週公布最新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二○○五─二○○六》,香港的排名在全球一百一十七個國家和地區中,從去年的第二十一位跌至第二十八位,中國大陸就從去年的第四十六位跌至第四十九位。臺灣則排第五,新加坡排第六,日本排第十二,南韓第十七,馬來西亞第二十四。香港特區政府和一些專家近年吹噓中國大陸經濟形勢大好,是百年難逢的機遇,認為香港背靠大陸可憑近水樓臺先得月而經濟起飛,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可以說是給了他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中國經濟形勢如何?筆者不是專家。然而WEF是訪問了全球近一萬一千名商界領袖而作出的結論。莫非全球的這些商界領袖都看走眼了嗎?若如此,這一萬一千多人又如何領導他們的企業?

倘若說這是WEF的偏見,那麼今年五月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發布的全球競爭力排名,在受評比的六十個經濟體中,中國退步七名,排第三十一。

中國的經濟發展迅速,但IMD和WEF從競爭力的角度,顯然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均不看好。

IMD 和WEF都指出,中國排名的下降,意味企業界對中國快速成長的情勢能否持續表示質疑,也點出中國經濟發展的若干限制因素,包括薄弱的金融制度、基礎建設、公司治理等。兩個機構都指出,中國呈現「制度面的危機」,除非能快速邁向民主法治體制,否則中國經濟崩潰並不是危言聳聽。

如果說,這是洋人對中國國情不瞭解,並以西方制度的角度來對中國經濟發展說三道四,那麼且看數月前獲得首屆中國經濟學獎的中國經濟學者吳敬璉怎麼說。

吳說,中國政府有太大的權力掌控資源,政府又把經濟成長率視為政績,加上稅收與產值相關,所以不惜壓低資源的價格來刺激量產。他指出,珠江三角洲二十年工資沒有漲,二○○一年後情況更加惡化。他說靠刺激量產這條路,對生態破壞和資源損耗太厲害了。

北京《經濟觀察報》主筆許知遠幾個月前針對中國封鎖網站論壇的情形說,即使拋開人類基本的尊嚴不談,僅僅從經濟增長的層面而言,缺乏自由思考、表達與創造的中國,也無法維持未來的發展。

無保留地歌頌「中國奇蹟」的專家,是不是可以客觀持平地想一下別人的意見呢。


蘋果日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