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信息欺詐緣何頻頻出爐

BBC中文網中國事務特約撰稿人 江迅 

在證券市場,披露虛假信息的處罰成本將加大。日前,《證券法》修訂草案二審已畢。在北京舉行的第22屆世界法律大會剛剛結束,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桂敏傑在會議期間透露,新修訂的《證券法》,將嚴格信息披露規則,加重違反信息披露法律法規的法律責任。

其實,信息虛假、信息欺詐、信息誤導,在今日中國社會又何止證券市場,在人們的生活中也時有所聞,成了不可輕視的社會公害。

如此推算

有報導說: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全國30多省、直轄市、自治區,一年在餐桌上的浪費高達600億元人民幣。這則報導的作者,是根據「普通餐館一桌飯菜,一般至少會剩下10%,一家餐館平均每天就要倒掉50公斤剩飯菜」的計算,然後斷定陝西一個省,「一天就要浪費5000噸飯菜,今年上半年陝西省餐桌上造成的浪費超過10億元(人民幣)」,最後結論是「全國浪費高達600億元人民幣」。

假定陝西半年直接浪費10億元是準確可信的,也不能簡單推算一年就是20億元,30多省、市、自治區就是600多億元。

社會調查作為一門科學,調查的方式方法都有嚴格的規範,以保證調查數字的科學與準確。東南西北各地情況差異很大,怎麼能以陝西作基點,作樣板呢?全國的數字,怎能以一個省作標準呢?

另有一則報導:「據中國室內裝飾協會環境檢測中心披露,中國每年由室內空氣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數達11.1萬人,因室內空氣質量的惡劣,不到5分鐘就殺死一人。」

新聞沒有對「室內空氣污染」的內涵作任何詮釋。一般讀者都以為是「室內裝修污染」,因為是裝飾協會披露的。對這條新聞追根尋源,發現有關統計出自10年前的 1995年世界銀行的一份調查報告,報告還說,「這些人中應該有相當部分是農民」「室內空氣污染」原本說的是「室內環境污染」;「室內環境污染」包括室內裝修後的污染,也包括炊煙、取暖後產生的煙霧等所有室內空氣污染。

還有一則報導:記者平均壽命不到46歲。這一新聞源自上海對10家傳媒的新聞工作者所作的一次健康調查。結果發現,駕鶴西遊的在職職工平均年齡為45.7歲,其中患癌症死亡的比例高達72.7%。「記者平均壽命不到46 歲」的新聞,沒有說明,或者有意忽略「上海」和「在職死亡」這樣的統計基本要素。這完全是兩個概念,上海的10家媒體,能否代表全國所有的新聞從業人員,用一個城市的部分媒體死亡者的平均年齡,作為全國同業人員平均壽命指標,明顯是一種概念的不良偷換。

再舉一則報導:15%的爸爸替別人養孩子。北京華大方瑞司法鑑定中心最新統計資料表明,在一年時間裏,北京委託專家所作的親子鑑定,600例檢測中,有15%檢測結果為排除親子關係,即北京15%的受試爸爸在替別人養孩子。許多傳媒就直指15%的爸爸替別人養孩子了,更有傳媒說,中國有3.6億個家庭,按15%的比例,即中國大陸有 5400萬個爸爸在替別人撫養孩子。這新聞的衝擊力,攪得許多男人忐忑不安。司法鑑定中心披露的600例中,有15%的父親被戴上「綠帽子」,要求做檢測的往往是自認有嫌疑和證據的群體,有「問題」的概率肯定不低,但怎能以此認定北京、認定全國也是15%的爸爸戴「綠帽子」?

如此「弱智」的新聞一傳再傳:距離畢業還有好幾個月,有所大學就統計出「2005屆畢業生就業率達97.4%」;初中學生比大學本科生容易找工作;廣州母乳DDT(一種農藥)嚴重超標……

在今日信息崇拜的年代,信息垃圾氾濫,信息欺詐橫行,人性缺失嚴重,近期聳人聽聞的消息實在太多。所謂的統計數據,或根據不科學的方法得來,或統計結果被歪曲。這類虛假、欺詐的數據統計作秀,擾亂公眾視線,扭曲事實真相,誤導消費走向,人為製造緊張。

操縱

按理說,專業的統計方法,要求在公布統計資料和結果時,必定要公布統計的時間、空間範圍,被調查對象範圍和計算方法。

披露虛假、欺詐的統計數字,正是被商業利益群體所操縱的。一些機構和個人根據自家或客戶的需求,在調查、取樣、分析時採取特殊手段,作出有利於某一方的統計結論,而後大加炒作,誘導輿論和市場,傷及社會的整體利益。一些行業協會職能異化,每隔一段日子,就在媒體披露為少數人利益所演繹的統計數字,競爭環境無序,媒體管理不嚴,種種「噱頭統計」就滋生了,令人如墜雲霧。

以「親子鑑定」為例,5400萬個爸爸替別人撫養孩子,每次鑑定至少 1000元人民幣,那「親子鑑定」行業就存在540億元人民幣的潛在市場,多誘人的特大「蛋糕」啊。賣減肥藥的商家說大部分人的體形偏胖,賣啤酒的商家說別的啤酒摻了有害物質不能飲用,如此就不難理解,做「親子鑑定」的商家,為什麼會聲稱「15%爸爸替別人養孩子」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