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富人佔有80%存款

國字號理財師培訓傳授稅務籌劃首屆「國字號」理財師培訓公開講授「節稅避稅」內容一事經媒體披露後,社會爭議也隨之而來。網上、報上均有各類針對性評論,有些網評甚至頗為尖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認為此舉有「公開幫富人免稅漏稅」之嫌。

有網上評論指出,只有富人才需要理財,而理財師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提倡「節稅避稅」,究竟是「幫富還是幫窮」?中國富人本來就欠缺納稅意識,據報導中國富人佔有國民存款的至少80%,而到目前為止,普通工薪階層仍是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主力軍,2004年中國個人所得稅收入65%來自工薪階層,這一比例比2000年的42.86%又增長20多個百分點。目前中國體現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已達0.45,明顯高出國際警戒線,如果還正面肯定「節稅避稅」,後果可能更加嚴重。

也有一些媒體對「節稅避稅」持支持態度。《羊城晚報》以「來論選登」的形式發表一篇名為《「節稅避稅」或許不再敏感》的文章,亦引起新華網等眾多媒體轉載,文中觀點則與上述看法正好相反。該文認為「‘節稅避稅’這一話題的合法化其實是不無好處的」,其一,可以通過節避稅的研究實現稅制漏洞的減少;其二,由於節避稅操作必然要以研究稅法為基礎,反而會增強公民的稅法意識;其三,節避稅操作雖然多年不被正面肯定,但私下操作一直流行,放到「陽光」下,反而會更公平。

記者還瞭解到,國家稅務總局有關人士此次對於「節稅避稅」內容進入「國字號」理財師培訓教材一事未作公開評論。但近年來媒體上已有過總局有關官員對「稅務籌劃」做有條件默認的報導,稱「稅收籌劃空間比較大」,但應側重於「對稅收優惠政策的研究和運用,而不應僅僅停留在利用現行稅收政策的缺陷、不足和漏洞上」。

有一份報告指出,中國的富人約佔總人口的20%,但是他們上繳的個人所得稅還不到國家個人所得稅收入的10%。經濟學家稱,中國富人的稅收負擔在世界上是最輕的。在當前富人避稅辦法遠比徵稅辦法多的情形下,富人稅究竟應當如何徵收?

中國個稅改革鬧得沸沸揚揚,有人喊不能殺富濟貧,有人喊不能劫貧濟富,縱觀古今中外個稅體制,明白中國的個稅現狀,才明白改革的方向。

針對個人所得稅徵收起點上調引起稅收減少等問題,華東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汪康懋設計出新的財稅模型,建議開徵收高檔消費稅、菸草稅、博彩稅等。

但整個社會的貧富差距源於更深層的問題,清華大學社會系教授孫立平指出:在整個國民收人的分配當中,通過勞動報酬分配的比重過小,大量國民財富通過不合法和不合理的轉移,迅速集中到少數人的手裡。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