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礦難背後,必有人禍。
數字背後,隱藏著一個個不為我們所知的故事。是誰的行為導致礦工的死亡?是誰促就也許本可避免的悲劇發生?是誰給予黑心礦主官方庇護?我們保持這些追問,等待有關部門的繼續調查。
與此同時,我們也關注著,礦難之前,7名專家的作為。他們的頭上,頂著華麗的光環:高級工程師、研究員、教授。正因如此,他們的判斷被視為權威、公正的標準。他們的到來,是為瞭解除困惑,賦予礦工信心,因為有礦工出於安全顧慮,遲遲不敢進礦。是專家們「正常條件下的開採是安全的」之結論,讓工人打消顧慮,於不經意間迎來滅頂之災。
悲劇之後,有人質疑這些專家公心何在,有人斥責他們埋沒了學術良心,有人聲稱他們損害了知識的尊嚴。目前,一件急需要做的事,是請調查部門及時公布 7名專家的名單。獲取名單,不僅僅是為履行公民的知情權;公布名單,也不是為了將那些專家釘在恥辱柱上。在這個個人為自己的言行負責的年代裡,知道他們的姓名,知曉他們「論證」的詳細過程,正是為了更好地劃清責任,揭示真相。
在興寧礦難中,官員違法瀆職,或貪污受賄,或玩忽職守,或濫用職權,有刑法一一對他們治罪。無良礦主無視隱患,強令工人下井作業,可按重大責任事故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逐一處罰。
那些無視事實、妄下斷言的專家,或許可以逃脫刑責,但行政、民事或者道義上的責任必須擔當。
專家之所以備受尊敬,被人信任,主要緣於其知識、學術上的造詣,當他們求真務實,盡己所學,為人類傳播、利用知識作貢獻時,理當獲得我們的尊重,也應該享受相應地位與待遇。可當他們為權力、利益左右,顛倒是非、玷污學術時,自身行徑已說明他們不配接受專家名號,享受專家待遇。既然如此,其所在學術、科研部門,自然應對其行政處理,剝奪其相關權益,以維持學術的尊嚴、知識的純潔。
長期以來,專家意味著權威,意味著準確,他們高高在上,用各種「意見書」、「論證書」闡述觀點,作出判斷。可當專家出現失誤,造成損害時,人們卻很少想到追究他們的責任。事實上,專家對其失當行為,向當事人或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早已成為英美國家法律上的一般原則。而且,根據世貿規則中的「專家責任」條款,各成員國均有必要將會計、法律、醫療、建築領域專業人士的侵權責任列入民法。在我國,專家責任作為特別侵權責任,已成為法學界的理論共識,欠缺的只是當事人相應的適用意識。這一次,如果專家也要承擔相關責任,看以後還有誰敢在意見書上胡亂簽名?
我們要求公開專家名單,也是為了進一步探知「論證書」出臺之內幕。在論證過程中,專家是確實進行了論證,還是僅僅走了過場?如果進行了論證,有沒有發現問題?哪些專家提出了異議?又是哪些人從中調停,哪些專家大和稀泥?是誰統一了專家的口徑?專家接受了何樣利益或者壓力?這些問題看似瑣碎,卻能讓我們更加接近真相。
而探究這些真相,是對學術負責,對法律負責,對良心負責,也是對那123名永遠無法吶喊的礦工兄弟的生命負責。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礦難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