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唐莊村民改姓:姓敬不姓苟

中國媒體報導,在河南登封市唐莊鄉的居民集體要求更正姓名,他們的祖先原姓"敬",而不是現在的"苟"姓。

新華社報導,登封市唐莊鄉玉臺村、張村等村的50多名"苟"姓村民,全部改姓為"敬",目前戶口簿已經更改完畢,正在製作新的身份證。

報導,在1400多年前魏晉南北朝時期,後晉一個"敬"姓大臣因沖了當時的皇帝石敬塘的名諱,為避免滿門抄斬,保留"敬"姓血脈,"敬"姓宗族"忍辱"減"文"留"苟",改姓"苟",其中一些後人輾轉逃到唐莊落戶。

"不再受姓氏之累"

報導指出,今年5月,登封市公安局局長馬會強接待了一群上訪的村民,他們是為了後代"不再受姓氏之累",集體來要求改姓。

報導援引唐莊鄉玉臺村一名村民的話說,姓"苟"給他造成的諸多尷尬,甚至買東西開發票時,姓氏被寫成"狗"姓,讓人感到很氣憤。

由於"苟"和"狗"的發音相同,中國人傳統對狗有貶意,"苟"姓使得唐莊的村民被人當作開玩笑的對象,年輕男女也不願意嫁娶「苟」姓的人。

基於唐莊村民的集體要求,有關官員翻閱了大量資料,但"敬"、"苟"兩姓都沒有列入中國的《百家姓》,雖然現在中國"敬"、"苟"兩姓都有,但卻找不到彼此互相關聯的關係。

不過,新華社指出,當地公安部門在"尊重歷史、尊重事實的基礎上進行了調查,找到了歷史依據,在考慮到不影響穩定的大前提下,做出准予改姓的決定"。

在現代中國,該名沒有古代容易。根據中國戶籍管理中對改姓有嚴格的規定,只有新生嬰兒出生後改姓父姓或母姓;父母離婚後孩子需要改姓;或是孩子找到親生父母后要求改姓等。

在中國,苟姓並不普遍,但仍有所聞,不過,比較少的姓氏往往成為人們取笑的對象。


BBC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