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要確認美發現第十大行星為時過早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行星天文學家邁克.布朗29日宣稱,他發現了比冥王星更大的太陽系天體,以其大小來衡量,可位於十大行星之列。對此,紫金山天文臺行星專家王思潮研究員30日發表了看法,「現在要確認剛發現的天體為第十大行星還為時過早。」

  據瞭解,自1930年冥王星被發現以來,很多人都曾宣稱發現了第十大行星,但他們發現的天體沒有一個直徑是大於冥王星的。但此次發現打破了這一記錄。王思潮介紹,這顆新天體臨時編號「2003UB313」,直徑約為2600公里,比冥王星的直徑要大300公里。這顆新天體在遠離太陽的黑暗、寒冷邊疆徐徐運動。它離太陽的公轉距離約為145億公里,是地球離太陽距離的79倍。

  新天體的發現者除布朗外,還有美國雙子座天文臺的查特.儲基洛和耶魯大學的大衛.雷賓羅威斯。他們使用的是美國帕洛馬天文臺的1.2米口徑望遠鏡和雙子座天文臺的8米口徑望遠鏡。目前,發現者已報告國際天文學會,新天體的正式命名還有待批准。

  王思潮對美國天文學家的這項重大發現表示祝賀,他認為這次發現意義重大,擴展了人類對太陽系結構的認識。

  不過,王思潮說,儘管新天體直徑超過冥王星,但要確認為第十大行星還為時過早。因為,從對太陽系結構的新的認識,和已知大行星的分類研究看,冥王星是否能留在大行星的寶座上,世界各國的天文學家還有爭議,已有不少天文學家將冥王星作為柯伊伯環帶天體(由圍繞太陽公轉的一大群較小天體組成,離太陽距離為 45億公里以外)中的一員研究。但考慮到歷史原因,現在還是保留著冥王星的大行星「交椅」。因此,對新發現的「2003UB313」是否位列大行星,要慎重考慮。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