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孩子學音樂就想成名

首屆廣東國際音樂夏令營本月在佛山舉行。在開幕的協奏曲比賽中,19歲的熊茵(音)奪得冠軍。然而,熊茵本人並不願意成為一個獨奏者,她說:「壓力太大了,我喜歡三重奏或四重奏……喜歡和大家一起演奏。」 熊茵的想法和中國音樂教育的方向格格不入。自從記事起,她就一直練琴,4歲時練鋼琴,6歲又練大提琴,9歲進入上海音樂學院,很快被派到國外去演奏並比賽。這一切都是為了把她打造成世界知名的音樂巨匠。
這次夏令營的音樂總監夏爾.迪圖瓦說:「中國的小孩學樂器,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會成為下一個海費茨(著名的小提琴家)。但世界上有無數音樂家,卻只能出一個海費茨。所以這種態度是錯的,這種教育體系如果繼續下去,中國音樂家的前途堪憂。」
中國教育界對音樂的高度重視似乎只為證明中國是文化大國,因此,要學音樂就要選擇艱苦的生活,甚至放棄其他學科教育。迪圖瓦說:「歐洲人與音樂的關係則具有人文主義色彩,我們的音樂家成長得較慢,而中國的則很快。在中國,13歲的孩子演奏技藝就很高超,但對其他知識一無所知。這樣的孩子對生活有多少領悟?」

音樂夏令營室內樂部的主任夏特爾.朱莉葉說,她在中國12個城市招生的時候,很多家長一聽說是室內樂就不願讓孩子參加面試了,因為他們只想讓孩子成為獨奏家,而不是樂隊中默默無聞的一員。

儘管這次夏令營重點放在合作與樂趣上,但最終不得不做了妥協,搞了一場比賽,因為如果沒有比賽,家長們可能就不會送孩子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