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懸案:古今罕見的太后下嫁背後的歷史真相
「下嫁」這個詞,多用於貴女出嫁,即地位身份家境高的女子嫁到低一等或幾等的男家去。因此,又成為娶嫁中男方的謙詞。但後來,它幾乎成了公主出閣的專用語,凡皇帝的女兒結婚都稱下嫁。想想也有道理,普天之下,論地位身份家境,誰還能超過皇帝呢?皇帝的女兒下嫁,不管怎樣禮儀重、排場大、花團錦簇,卻是朝朝代代屢見不鮮的。
而皇帝的母親皇太后,怎麼可能也與「下嫁」這個詞相聯繫呢?
在封建社會,至高無上的皇帝是君父;至尊至貴的皇后是國母。那麼君父國母的母親,當是天下萬民的祖母了,這樣的祖母竟公然下嫁,這樣的事竟發生在視改嫁為恥辱、把失貞當罪惡的素稱禮儀之邦的中華古國的歷史上,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太不成體統了,可謂千古奇聞。
然而,歷史上倒有過這麼惟一的事例,那就是近三百年來傳說紛紛的清朝太后下嫁的故事,如果是事實,便也可上得「無雙譜」了。只是遍查目前可以看到的官方史書史料,還沒有找到關於太后下嫁的任何記載。
當然,史書上沒有記載不等於歷史上沒有發生。
這一段引人注目的歷史公案的主人翁,下嫁者據傳說是清世祖順治帝福臨的母親孝莊太后;下嫁對象據傳說是當時權勢極大的攝政睿親王多爾袞。
太后下嫁的故事不僅流傳很廣,版本也有多種。現選擇比較有代表性的三種介紹如下。
第一種可稱為「報恩說」,多見於文人筆記。
清太宗皇太極去世,有人勸睿親王多爾袞以弟承兄繼立為帝,多爾袞卻扶六歲的侄子、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登基,自己僅稱攝政王,並且首先下拜。各王公大臣感戴多爾袞的誠意,共同呼拜,順治帝位於是得定。不久,多爾袞率大軍殺進山海關,擊走李自成,乘勢進踞燕京,入駐明朝紫禁城宮殿,仍不以帝位自居,迎請順治帝移駕南下京師即皇帝位,幼年福
臨得以成為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天子。
其時,舉朝都因此替順治帝感到過意不去,非有所報答不可。多爾袞看準了時機,與大學士範文程密議定計,授意親信在朝廷中倡言,說:
「攝政王功高望重,又謙抑自持如此,讓位之德,亙古少有。我皇上雖想要報答,可這麼大的恩德如何能夠報答得了呢?正好,攝政王是皇上的叔父,今日讓位的事,就跟皇父傳位其子的意思一樣。攝政王既然像對待太子一樣對待皇上,皇上也應當像對待皇父一樣對待攝政王,以此作為報答,諸位覺得如何?」
眾人都附從此議。範文程於是出面提議說:「近日聞說攝政王妃新亡,而我皇太后又多年寡居無偶。皇上既視攝政王如父,自然不可使父母異居兩處。宜請攝政王與皇太后同宮而居。」
眾人又都附從。於是史官乃大書特書,記載於冊曰:「皇太后下嫁攝政王。群臣上賀表。」
相傳婚禮之盛,為從來大婚所未有。京師除一二自命清流者外,多播為佳話,同瞻盛典。當時又有恩詔宣示天下,也系漢人手筆,其略曰:
「太后盛年寡居,春花秋月,悄然不怡。朕貴為天子,以天下養,乃獨能養口體而不能養志,使聖母以喪偶之故,日在愁煩抑鬱之中,其何以教天下之孝?皇叔攝政王,現方鰥居,周室懿親,元勛貴冑,其身份容貌,皆為國中第一人,太后頗願紆尊下嫁。朕體慈懷,敬謹遵行。一應典禮,著所司預辦。」
直到乾隆朝,主管修史的紀昀(字曉嵐)見到這則記錄,驚異道:「這種事怎麼可以傳示後人,以彰其醜?」立刻請示乾隆帝,將有關內容全部刪削。此後,便很少有人知道這件事了。
第二種可稱為「私通說」,多被演義小說採用。
清太宗之後博爾濟錦氏有殊色,肌膚瑩潔如玉,宮中私號為「玉妃」。入宮之初僅為才人,但慧黠有智謀,言必稱「皇上旨」。洪承疇降清,使清朝盡得關外大片領土,多因博爾濟錦氏勸誘說降,其功不在開國元勛之下。因此玉妃得以參與帷幄機謀,權力日進。又因為生皇子福臨,遂得正位為皇后。
博爾濟錦氏有親妹,嫁九王多爾袞,美貌白皙不亞於其姐,人稱為小玉妃。姐妹倆十分親密,勸降洪承疇,小玉妃也曾參與計議運籌,太宗因此待九王也格外優厚。雖然清朝定都瀋陽後,起居儀從漸仿漢制,宮禁也稍稍森嚴,但九王以參與密謀,總能出入自由。
太宗因頻年用兵,東征西討,幾乎沒有一天安寧,經年不還宮中,則內務瑣政,盡都由九王決斷,而九王又都是奉大玉妃意旨,逢迎無所不至。大玉妃往往留九王居住宮中,經旬不得歸私第。借議軍國要事之名,行私通之實。一時人言藉藉,頗多穢聲,於是大小玉妃由姐妹變情敵。
不久,李自成兵破北京,吳三桂將引清兵入關,大軍行至途中,小玉妃賄通的某王向太宗進言,將大玉妃與九王私通醜事一一稟明。太宗震怒,說:「朕不處分此獠,何以取天下!」立即下令返師瀋陽,準備先正宮闈而後出兵取明。但還宮不到一天,便以暴病崩逝。人們都疑心是被大玉妃和九王所害,但當時九王黨羽極盛,無人敢攖其鋒。不久,九王竟奉遺詔為攝政王,率師入關進燕京,從此恆居宮中,政事機密,大玉妃全權委任給九王辦理,於是朝廷大權,九王獨攬。
小玉妃憤恨不平,進宮尋姐評理,大肆詬罵,大玉妃拒不相見。小玉妃無奈回府,與多爾袞爭吵之後,當夜就宣稱暴亡。
攝政王妃既亡,身為太后的大玉妃便名正言順地下嫁了多爾袞。
第三種可稱作「保皇說」。
清太宗初崩,太后原有垂簾聽政的意向,但恪於祖訓,怕宗室中有人挾此名義別生枝節,反而動搖福臨的帝位。睿親王多爾袞在諸王中樹黨自固,最有實力,因其福晉是太后的同姓姐妹,原本親如家人,多爾袞更因才智過人,素受太后信賴,此時太后自然要借重多爾袞。多爾袞於是獻計用攝政制,而許以內權讓太后。這樣,福臨得即皇位,多爾袞為攝政王
,成就了清朝入關的局面。
太宗未崩之前,多爾袞就與太后關係曖昧,只是穢跡未顯。至福臨即位後,方腆然不諱。不過入關以後,顧及漢制,多爾袞與福臨成了內則父子、外則君臣的特殊關係。所謂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多爾袞雖居攝政王位,見福臨還得援君臣之義,行跪拜之禮。
隨著攝政王權勢日重,多爾袞每入宮,或遇宴會,王公大臣對他也開始北面而朝了,這使太后十分疑懼。她故意下詔命諸臣議尊崇攝政王的典禮。內三院便以皇叔九千歲的禮儀進上。多爾袞一時昏昧不察,竟欣然接受。從此諸臣見攝政王便都一跪三叩首了。
一日,太后與多爾袞同游海子,並輦而行。侍衛前來奏事,都是先皇帝太后,再及攝政王。多爾袞偶有奏對,鴻臚寺讚禮者也如常儀一般在旁邊三呼跪拜。多爾袞大為不滿,翌日不上朝,不進宮,只遣人奏報太后說:「臣終不能與太后共享安樂了。以臣職分所限,君臣安得敵體。今又心勞多病,請罷攝政,閉門思過,不復能見太后顏色了。」
太后得奏,心中十分懊喪,福臨年幼,國事離不開多爾袞;但多爾袞專擅,又威脅著福臨的皇位。既能籠絡多爾袞,又能保住福臨皇位的辦法只有一個,便是太后下嫁。於是太后立命內大臣往攝政王府議下嫁之事,並命內三院擬太后下嫁及稱尊皇父的典禮。
其時明朝舊臣陳之遴任內院大學士,聞命十分驚異,咋舌道:「這種禮也能議嗎?」在側的滿官將此言上告,太后大怒,立論陳之遴死罪以示威。幸而有大臣相救,奏告說:「下嫁是大喜事大嘉禮,不宜用刑。」這才免陳之遴死罪,但仍將其謫戍吉林三姓城入軍籍服役。
有關傳說還有很多種,有些故事荒誕不經,顯然為了獵奇;有些更如同淫穢小說,令人難以置信,就不再引用了。
太后下嫁以後的故事,也有種種傳說。
如說福臨年長後,漸覺多爾袞專擅之非,憤憤不能平,往往見於詞色,常使多爾袞自危不安,便請喇嘛用攝魂術:取摩天嶺千歲鹿之皮,使巧匠用人發縫成人形,敷上魚脂,幾乎與活人一樣;再照福臨模樣繪出皮人面目,然後將皮人懸掛壇上,由喇嘛誦經畫符,不停詛咒,令福臨得病,心神不寧、日漸衰弱。多爾袞向患怯症,常感怔忡煩躁,其時正在南苑
行獵。侍者稍不稱意,多爾袞便鞭撻誅戮,日必數起,弄得人人自危。一小侍衛銜恨,向福臨告發了皮人的事。福臨派心腹探明實情,立將皮人沒收,移放別處。多爾袞的從人趕去南苑報告陰謀敗露的消息,正值多爾袞馳馬逐獵之際,聞報大驚,失足墜馬而亡。
也有說多爾袞之弟多鐸平定江南後,要求封為江南王,多爾袞恪守祖制,不肯答應,多鐸遂生怨恨之心;又因多鐸時在江南,習於漢族清流之諷議,常以太后下嫁一事為滿人的污點,甚為不平。福臨既長,多爾袞仍居攝政王位不退,激起福臨羞怒之心。多鐸與福臨先後都曾派人刺殺多爾袞未遂,後來福臨決意密遣親信召多鐸於江南,召傑書於關中,以清君側,除掉多爾袞。然而老天爺竟保佑清室,使九王自斃,免除了同室操戈、宮廷喋血的慘劇。
還有說多爾袞墜馬死後,福臨立刻就要議罪處分,太后不許,反以帝王之禮安葬。多鐸入朝後便與大臣們聯通一氣,敦請太后幸五臺山進香。太后自知所作所為不得人心、不成體統,鬱鬱不樂地動身去了五臺。途中,傳來朝廷追論多爾袞罪行並奪其位號、籍其財產、碎其功德碑的消息,太后愧怒交並,對從行者說:「既如此,我再無回居宮中的道理了。論富貴榮華我業已達於極點,此生無憾,不如出家清修,以了世緣。今以常服衣飾為紀念物,交付皇上存之,他日尚可相見。」太后從此出家五臺不歸。福臨常陳太后之衣飾於前,涕泣不可抑。自念不但未能報答太后的養育之恩,還因九王之故重傷太后之心,實在是為子的終天之恨。所以,後來世祖便以董妃之死,解脫塵緣,飄然出世,其實是往五臺訪母去了。
更有傳說在多爾袞削爵奪號之後,太后仍居睿親王府,直至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崩逝。臨死時,自覺曾經下嫁了小叔,對丈夫不起,無顏與太宗皇帝皇太極合葬,遺命在兒子順治帝福臨的孝陵邊為自己建陵,便是有名的昭西陵。
拿上面這些形形色色的傳說來對照歷史,似乎都有一點根據,有真實人物和真實事件的影子,但也僅只是一點影子而已。不但很不確切,而且錯訛百出。特別是這些傳說從故事構成到思想情緒,字裡行間充滿著譏諷和嘲笑,惡意是顯而易見的。
無論是曾經刪削或是原本就沒有,既然史書史料上沒有關於太后下嫁的記載,那麼這些傳說是從哪兒來的呢?有清一代文字獄最為嚴酷,思想鉗制超過歷朝歷代,一般士子百姓多不敢談論朝廷所忌諱的事,但說清世祖之太后下嫁攝政王,則無論南方北方,無論男女老幼,凡愛說故事講傳奇的,沒個不知道。這也很奇怪,不但太后下嫁本身是個謎,這也是個謎。
仔細推究起來,似有兩個形諸文字的來源,形成了兩次議論傳說太后下嫁的高潮。
第一次在清初,著名的抗清文人、南明大臣張煌言,寫了十首著名的建州宮詞。
張煌言,字玄箸,號蒼水,浙江寧波人,生於1620年。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軍佔領南京後,他與錢肅樂等起兵抗清,奉魯王朱以海監國,據守浙東山區和沿海一帶,官至
兵部尚書。後魯王政權覆滅,他又派人與荊襄十三家農民軍聯絡共同抗清。至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他見大勢已去,遂解散余部,隱居浙江南田縣的一個島上。不久他被一個舊部出賣,遭清軍逮捕,解往杭州,拒絕投降,被殺。
為了全面瞭解,現將建州宮詞十首都摘錄下來:
平明供奉入彤闈,亦舞霓裳唱羽衣,
千乘驂驊知狩獵,揮鞭馳道擁明妃。
毳殿春寒乳酷香,侍臣偏得賜新嘗,
老不識駝酥味,猶道天廚舊蔗漿。
盤龍小袖稱身裁,馬上離弓抱月開,
太液池邊金鞅解,疑從紫蹇射鵰來。
弓鞍椎髻綴天魔,胡女宮裝新樣多,
醉捧官家還笑問,燕支山色近如何?
朝罷瞿曇次第迎,內庭深處說無生,
不知鸚鵡能胡語,偷向金籠誦佛名。
十部梨園進上方,穹廬天子亦登場,
纏頭豈惜千金賞?學得吳進一觴。
上壽稱為合樽,慈寧宮裡爛盈門,
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躬逢太后婚。
掖庭又說冊閼氏,妙選孀閨足母儀,
椒寢夢迴雲雨散,錯將蝦子作龍兒。
六曹章奏委如雲,特敕寫書翻譯聞,
笑殺鐘王多妙楷,而今鳥跡是同文。
玉幾憑來顧命新,負聞道有家臣,
從今賭卻鑽刀咒,不信華人信滿人。
這十首宮詞,可說是極盡嬉笑怒罵、譏刺嘲諷之能事。從衣飾(弓鞍椎髻綴天魔)、住處(毳殿)、食物(駝酥)、坐騎(紫蹇)、信仰(朝罷瞿曇次第迎)、娛樂 (穹廬天子亦登場)、文字(而今鳥跡是同文)、習慣(賭卻鑽刀咒)直到習俗,都在被貶損之列,並處處以一種明顯的優越感,拿來與中原漢族相比較。其中第七、八兩首,特別是第七首(上壽稱為合),被認為是太后下嫁的明證--因為這是當時人寫當時事。
但蒼水先生自1645年即順治二年以後,直到他就義杭州,再不曾北上渡過黃河,更沒有到過北京,與新入關的清朝統治者沒有直接打過交道。對滿族皇家與貴族的生活習性和種種故事,他只能是耳聞而非目睹。蒼水先生是抗清義士、南明大臣,又是一位詩人。詩人作詩,必須有想像力,必須渲染、誇張。都說詩言志,好詩人的詩,必定浸透了作者濃烈深厚的感情。所以只憑這首詩便認定太后下嫁是史實,似乎難以服人。
要是身為敵國大臣的張煌言都能聽到太后下嫁的傳聞,足以證明此事在當時確實沸沸揚揚。尤其在反清情緒十分強烈的漢族地區,人們以此為笑談,指斥新來統治者的悖德亂倫,形成議論太后下嫁的第一次高潮。
第二次高潮在清末民初。
清末,社會風氣漸開,一些禁書逐漸流行。張煌言的《蒼水詩集》出版,建州宮詞重麵人世,言之鑿鑿。不久辛亥革命成功,民國建立,教育部整理舊禮部所積的歷科殿試試卷,發現清初時,凡抬寫皇上處,都加抬寫皇父攝政王。於是轟然傳遍,都認為既然有皇父之稱,攝政王必定娶了世祖之母,而後尊之為父。後來大庫紅本盡出人間,人們發現順治五年以後,內外奏疏中,也多稱皇父攝政王。時值辛亥革命「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反滿宣傳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之際,太后下嫁便又一次成為醜聞,成為抨擊清朝腐敗統治的一顆有力的子彈。和其他歷史事件相比,這故事帶有「髒唐臭漢」的宮闈穢史味道,又是「偷小叔子」類的桃色新聞,所以流傳格外廣泛長久,格外令人們津津樂道。
本世紀30年代,清代各朝實錄全部面世,清世祖實錄裡,不但沒有太后下嫁的蹤跡,皇父攝政王稱號的來歷也十分清楚合理。太后下嫁之謎仍然還是個謎。
縱觀我國歷史,凡是敵對勢力,無論爭奪地盤還是爭奪全國統治權,除了軍事對抗之外,也很重視政治上的打擊。稱之為對敵方的揭露、批判、抨擊,其實也可能是誣蔑、醜化、詆毀。這裡面有正有誤,有真理有偏見。研究歷史的人,需要去偽存真、由表及裡、理清頭緒,以弄清歷史的真實面目。這往往是十分困難的事。
三個多世紀已經過去。歲月的流逝理當滌去蒙在人們意識深處的那些歷史偏見和民族偏見,給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以公正的評價。
近些年,對太后下嫁事件的觀念已有很大改變。但說下嫁者與說未下嫁者仍然各執一詞,不能相下。雙方各有道理,但基本上還是屬於分析考據。
不久前得到一則史料,說是宣統初年,內閣儲存檔案的大庫圍牆塌圮,當時任閣讀的劉啟瑞奉命檢查庫藏,從中得到了順治時太后下嫁皇父攝政王的詔書,便向朝廷作了報告。主下嫁說的研究者便認為疑案得到瞭解答,有了直接的證據。主未下嫁說的學者們並未認輸,因為下嫁詔書只這麼提了一句便沒了下文。除非親眼看到這件最重要的、貨真價實的證據,否則下嫁說仍不能成立。
還是把目光投向歷史吧。
近些年,史書史料的挖掘整理有了很大發展,為歷史研究提供了極豐富極廣泛的基礎。只要較為深入地進去走一走,就會發現,真實的歷史要比傳說中的故事更錯綜複雜、更曲折多變。
這裡,把這一事件的歷史背景、有關的歷史人物的來龍去脈,擺一擺,談一談,或許對有興趣追尋太后下嫁之謎的讀者有點幫助。
- 關鍵字搜索:
-
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