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這東西--

,作為一種商品流通的等價交換方式,行走於這個人類社會的江湖。由此,它演變了整個人類的進程:或前進,或倒退;或徘徊不止,或突飛猛進;或懨懨而行,或長足健步......唉!是它左右了「人」,還是「人」主導了它?是它改變了「人」的觀念,還是「觀念」改變了人?還是從人類一路走來的軌跡裡,去發現 點什麼的好吧---

先說中國的確切紀年,就是從「暴政」、「酷刑」下的公元前841年的「國人暴動」開始的吧。倘使沒有周厲王和榮夷公的「暴政」、「酷刑」,那麼平民和奴隸們誰會在有吃有喝有「錢」花的情況下去「暴」什麼「動」呢?而「暴動」是為了什麼呢?當然是為了反抗「暴政」、「酷刑」下的無以為生。而無以為生,從根本意義來講,就是沒有「錢」來維持生計啊。因此,才有了召公虎和周公的「共和行政」。到了秦始皇之子「二世」的公元前209年7月的「大澤鄉起義」,雖然這陳勝吳廣二位開始不是為了高尚思想的國民生計而反,而是為保住自己和同為戍邊的「閭左」們的生命扯旗,可後來的「燎原之勢」,卻也能夠說明當時老百姓都渴望有人首先起義,造有錢人的反,革「暴政、酷刑」的命。這是希望自己也有錢啊。以致於一呼皆應,此伏彼起,直到劉邦又做了「有錢人」。劉邦和漢武帝,皆為聰慧睿智之人,非常明瞭「錢」與「人」的關係,且掣肘這種關 系的能力頗高,於是乎,開創了國泰民安的一個大好局面。呵呵----

這,也許不是咱小人物能說道的事情吧,那咱就說說具體到「人」和「人」與「錢」的關係吧。

應該說,這是一個很枯燥的話題,可是假若你把它具體到某個人、某件事上去,或許你就絕不會感到枯燥無味了。錢,這東西----要看什麼人使用,什麼人會用。您看人家唐太宗李世民吧,當時清楚地看到了國家的岌岌可危是因為隋煬帝的暴政以及百姓的民不聊生,人家第一會用民心,第二也會用錢。人家最聰明之處在於發明瞭「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專利品」,把老百姓形象地當做「水」來比喻,這不無道理。於是,李世民禮賢下士,尊民心、慕壯士,用「心」[當然包括『錢』的運用]去換「水」,而當「李氏之水」波濤洶湧之時,隋煬帝悔之莫及啊。反過來說,如果李世民是隋煬帝呢?用他李世民掣肘「錢」與「民」關係的方式,那麼,隋朝怎麼可能暴斃呢。因為有了李世民的掣肘「錢」與「民」的關係,所以才鼎然出現了「貞觀之治」啊!

近來,全國炒的沸沸揚揚的「臨沂億萬富翁產權繼承案」,又說明瞭什麼?首先我要說,錢,這東西--不能多,尤其不可過多,郁公夫婦正當英年,成也金錢,命也金錢。據說郁公是在結識張女士之後,也就是1998年二位同居之後,那金錢暴漲的幅度大的令人驚嘆。這之前呢,他也就是一個中產者高一點。假使二位不去做那個更大的夢,不輕信無據的「來風」,怎麼會被「盟兄弟」殺死而做了異鄉之鬼呢?假使郁公保持中產者,原有的家庭不會毀滅,當然也就沒有了郁張的結合,或許也就沒有了億萬富翁的產生,也就沒有了客死他鄉的結局,也就沒有了今日遺產的紛爭,也就.....錢,多了好嗎?按目前社會觀念和現狀看,太多的人在不顧一切地「弄」錢,毫無人性可言之手段的,就在社會上佔了一定的比例吧。可是,沒有錢也不行啊。

錢財,都明白是身外之物。然而,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像蒼蠅一樣地在追逐著它呢?哦,原來它多了,就能使很多東西飄然而至,比如:權力、美女、豪車、別墅等等等等,嘿嘿....追求的慾望越高越上癮吧!也所以,這就是許多貪官的難以遏止之動力啊!可是,這追求會有終點嗎?有,絕對會有的,你看成克傑,人家國家級二品大員,不是終點就這麼不期而至嗎?

人,可以左右金錢,金錢在一般情況下也可以左右人。「人」和「金錢」改變了這個人類世界,人的觀念掣肘著金錢的「味道」吧!

由此來看,還是咱百姓那句話痛快:平淡是福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