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戰略利益:人民幣匯率「牌局」的美國套路

人民幣匯率之爭有如牌局,兩個對手是中國和美國。中國是守方,但主動權在中國手裡。美國是攻方,但他的牌點和牌路在明處。這副名叫人民幣匯率的牌局叫的將牌是經濟,但真正打的是政治。這副牌打到這個時候,恐怕將近尾聲了。

  由美國參議員舒默和格萊漢姆領銜提出的逼迫人民幣升值的提案目前已被擱置。其中的原因據說是6月30日下午,這兩位參議員在與財政部長斯諾和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舉行會晤後宣布,他們對行政部門解決這一問題有信心,因此暫時擱置對該法案的投票表決。

  果真是美國議員對行政部門有信心嗎?不是。是他們對自己的牌路很清楚。從格林斯潘和斯諾的角度看,人民幣匯率是經濟問題。從美國政府和國會的角度看,人民幣匯率是政治和戰略問題。

  格老說的沒錯,人民幣升值解決不了美國的貿易逆差和紡織工人失業問題。這一點,斯諾也清楚,布希也清楚,舒默和格萊漢姆恐怕也明白。表面上看,美國政府和國會是出於利益團體的政治壓力而要求人民幣升值的,但透過民意的薄紗,其實可以看到美國政府的全球戰略在隱隱發力。

  格老和斯諾只是兩張將牌,美國人真正的牌路是獲得戰略利益。

  戰略利益包括兩方面。

  一方面是讓人民幣升值,削弱中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其目的是避免中國產品對美國市場和全球市場造成衝擊,防止中國產品在美國市場可能佔據壟斷地位,從而既可以維護美國的經濟安全,又可以維持美國的自由競爭體制。

  另一方面是讓中國產品讓出市場,為美國戰略夥伴提供機會。大家都明白,人民幣升值的結果並不會讓美國工人的日子好到哪裡去,主要原因就是其他國家的產品會替代中國產品,這個替代國可能是墨西哥,可能是越南,可能是印度,也可能是多米尼加。實際上,美國在用市場換取這些國家的戰略支持。

  在這種戰略思維下,美國人對中國匯率體制改革的要求將是堅決和持久的。如果單純用經濟和民意的維度去考慮美國人的牌路就顯得太簡單了。對於美國人來說,中國不是替罪羊,中國是剛剛進入草原的一隻狼。讓人民幣升值,就是讓狼降低奔跑的速度。

  當然,美國也瞭解中國的底牌。中國的底牌也是政治。但中國經濟的崛起使得中國匯率體制本身存在內在的改革要求,在這個背景下,中國所能做的不是堅持不讓人民幣升值,而只能是堅持讓自己做主人民幣何時升值。

  所以,格林斯潘和斯諾,舒默和格萊漢姆,本來是兩種花色,但他們現在做出了一致的選擇,這就是等中國出牌,也就是讓中國自己做主。

  他們不看過程,只等結果。這是美國人的默契。

中華工商時報(劉杉)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