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非危言聳聽:秦始皇兵馬俑百年以後將變成煤坑(圖)

兵馬俑的發掘出土是20世紀考古界的最重大事件之一,也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可是,據英國廣播公司、美聯社、《南華早報》報導,度過滾滾歷史洪流的兵馬俑,卻抵不住2000多年後的空氣污染,現在出現嚴重侵蝕。

  中外專家已經開始聯手行動,這一次兵馬俑能否突出污染重圍?

  兵馬俑正在緩慢風化

  6月底,包括《南華早報》在內的一些媒體報導了一條令人揪心的消息:由於遭受嚴重的空氣污染,享譽海內外的西安秦始皇兵馬俑正在緩慢風化!

  這些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的老古董開始地面生活後,出現「水土不服」症狀。由於暴露於空氣之中,兵馬俑一直面對氧化、水侵的威脅。有科學家把一張光潔白紙放到兵馬俑博物館內。24小時後,它已滿佈炭微粒,變得灰黑。正是這些污染物令兵馬俑失去光澤。專家預言,照目前的速度發展下去,最終,兵馬俑的鼻子和髮型都有可能消失殆盡,雙臂也有可能從身體上脫落。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環境專家曹俊吉(音譯)憂心忡忡地說:「如果現在還不採取任何措施加以保護,那麼在100年內秦始皇兵馬俑將會遭到嚴重腐蝕,屆時,兵馬俑坑看上去與煤田沒有什麼兩樣,將沒有任何美學價值。」1400件兵馬俑曾染真菌

  在30多年前被發現時,部分秦始皇兵馬俑仍保留了其原來的顏色,但在被發掘出來,與空氣接觸後,它們開始褪色。除空氣污染外,兵馬俑還曾被40多種真菌吞噬過。有報導說,在兵馬俑中,有1400件染上真菌。

  這些兵馬俑經受住了兩千多年的戰亂紛爭、地震災害,但是在出土後的二十多年裡卻受到展覽館內的氣溫和濕度變化的影響,染上了真菌。

  秦兵馬俑博物館2號坑在發掘之初就曾經發生過泥土上生長出黴菌的事情,文物保護專家用了一個夏天進行人工噴藥才將黴菌完全消除。

  污染源自大量遊客

  國際知名空氣質量專家朱迪斯.周和約翰.瓦特森,正在陝西省研究污染對兵馬俑的影響。

  據瓦特森分析,許多污染源可能是來自於每年大約150萬的博物館參觀旅客。他說:「一個推測是來自於遊客們的呼吸和身上衣物的化學物質中的氨類物質。」朱迪斯和瓦特森將嘗試去找出產生毀壞的污染源、它們的濃度以及可以採取什麼控制的方法來降低未來可能發生的毀壞。楊孝文

  中美聯手拯救兵馬俑

  研究人員9月份開始抽取空氣樣本確認污染程度

  兵馬俑是中國的驕傲,現在卻處於污染的威脅之下,中國政府和許多文物保護專家都已經緊急行動起來,一場幫助兵馬俑突出污染重圍的戰爭已經打響。

  據《南華早報》披露,作為拯救兵馬俑的第一步,中美兩國科學家啟動了一個為期兩年的保護計畫,研究室內空氣污染物對兵馬俑的影響。曹俊吉是該計畫的倡議者之一。該「治污」項目由中科院相關部門及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牽頭,邀請香港理工大學和美國內華達州雷諾市沙漠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參加。

  在今後兩年時間裏,科學研究人員通過對秦俑博物館室內大氣污染進行連續觀測,提出控制治理對策,最終從目前的搶救性保護轉變成預防性保護。從今年9月份開始,研究人員將定期把兵馬俑坑內的空氣樣本送到香港、內華達和西安,以便確認空氣傳播對兵馬俑造成的威脅程度。

  曹俊吉說,如果拯救措施得當,兵馬俑的「衰老」進程可能會被延遲,但他不能估計出兵馬俑還能堅持多少年。曹俊吉在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說:「空氣污染是破壞文化遺蹟的毒瘤。雖然我們無法根除空氣污染,但我們可以減輕空氣污染,把空氣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楊孝文

  秦始皇武則天陵墓暫不開掘

  專家稱要等技術水平足以保護文物時,再來放心發掘

  本報綜合消息「秦始皇陵墓、武則天和唐高宗合葬陵墓,等條件成熟以後再進行挖掘更好。我們要把它們保護好,留給子孫後代,那時候技術方面達到那個水平了,我們就會非常放心地把它們發掘出來。」西安市市長孫清雲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做上述表示。

  條件成熟後再挖更好

  孫清雲表示,關於挖掘的問題,應該說世界都在關注,各方面的專家也都在不斷地進行論證,我們認為現在論證還在繼續當中,等條件成熟以後再進行挖掘就更好。實際上,我們感到,這兩個影響這麼大的墓,不開挖它們也不等於沒有魅力,開挖和不開挖,它們的價值都是存在的。但是開挖的時候必須是各方面的條件具備以後才能進行,這是我們對歷史負責,對我們的文化遺產負責。實際上,在條件不成熟的現在,不開挖,保持它的神秘性,可能更有價值、更有魅力。

  保護好古墓留給子孫

  武則天的墓也好,還是秦始皇陵也好,這兩個墓都沒有被盜過,文物是大量的,發掘以後,突然使它變化,有一些東西是我們現代的技術控制不了的,那損失得有多大?專家們在討論的時候認為,這是最主要的原因,我們要把它們保護好,留給子孫後代,那時候技術方面達到那個水平了,我們就會非常放心地把它們發掘出來。

  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兵馬俑

  西安秦始皇兵馬俑是世界最有價值的考古發現之一。1974年3月,陝西省臨潼縣農民在打井時偶然發現了高大的武士俑和車馬俑。深埋地下的古代大軍震動了全世界。秦兵馬俑以「大」、「多」、「真」著稱。它們與真人真馬一樣大小,造型更是栩栩如生,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博物館共有三個大坑,裡面有幾千個真人大小的兵馬俑和栩栩如生的戰馬。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