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炒房熱潮迅速退卻 炒家被套牢「一夜白頭」

6月1日剛過,侯戈決定跳槽了。做了兩三年的房產經紀人,最近月收入明顯下降。「二手房銷售現在生意清淡,我已準備到專做寫字樓、商鋪租賃的公司上班。」房產新政在6月1日實施後,上海不少房產人都感到日子更難過了。

  「小的中介公司都撐不住了。」世紀公園附近,一溜房產中介門面中,有的大門緊閉,透過玻璃看到裡面已空空如也。「七部委政策出臺以來,這裡已經倒閉了 3家中介公司。」旁邊的泛城租售網經紀人告訴記者,「大公司還好些,但也存在關閉門店、裁減員工的現象。」其實,自4月份上海推出一年內新房銷售徵收5%營業稅及附加之後,房產中介公司的生意就普遍下降三至五成,大部分準備購房的市民都進入理性觀望狀態。

  同樣不好過的還有短期房產投資者。來自浙江的施先生自己開了一家投資諮詢公司,為浙江人炒房做參謀。「6.1」之後,他認為「不能再做了」。因為他的客戶只要手上還有房子的,已全部「套牢」。有個姓楊的客戶,一共投資了三四套房產,全部是非普通住房,貸款四五百萬元,每月還款五六萬,「快扛不住了, 40來歲的人頭髮都白了」。

  為趕在全額徵稅前把手裡的房子出售,拋盤套現的現像在整個5月份的二手房產市場上均有顯現。「6.1」之後,因全額徵稅政策阻止了大部分投資者售房的步伐,不少中介認為二手房價位反而比5月份穩定。

  對大部分投資者而言,趕不上「末班車」,且資金相對充足,便採取「轉租」對策,以租金作為投資收益。在不少中介門店,記者看到原來銷售信息「一統天下」的櫥窗明顯變化,租賃信息至少佔了「半壁江山」。

  另外,房產開發商也感受到壓力。以前樓盤新開盤,購買者徹夜排隊,如今這種現像在上海幾乎絕跡。電話打到售樓處,總會被熱情邀請前往觀看,部分新近開盤的樓盤甚至推出了一次性付清房款可打折的優惠條件。另有開發商覺得「形勢不好」,就延遲開盤時間。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