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會餐和快餐皆源於唐代

 2005-06-05 20:3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分餐從上古文獻和殘存的器皿圖案可知,我們祖先聚宴吃飯,是雙膝著地「跽坐」著,人前各一案擺放飯菜,即便只有兩人,也是分案而食。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載,孟嘗君某日請一個新來投奔的俠士吃飯,侍從不小心擋住了燭光,俠士就認為自己吃的那份菜與孟嘗君不一樣,欲離席而去。顯然,那時候的筵席,是一人一份的。

  我國早在周秦漢晉時代,就已實行分餐制了。從出土的漢墓壁畫、畫像石和畫像磚中,均可見到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飲場景,卻未見多人圍桌歡宴「合餐」畫面。出土的實物中,也有一張張低矮的小食案。

  我國從唐代由分餐制開始演變為合餐的「會食制」,其重要原因是由於高桌大椅的出現。

  少數民族的椅凳傳入中原,當時叫「胡床」、「胡坐」,餐桌腿椅腿全都變高了,圍桌就餐的形式開始普及。但此後的民間親友歡聚,有時還採用「分餐」的辦法。北宋何遠的《春渚紀聞》記載過一次「鄰人小席」,各菜都由侍從分到每個盤裡。直至明朝,眾人合吃的「會食制」才完全取代「分餐制」,並在圓桌上產生了長幼尊卑、主賓陪副的又一種飲食文化來。

  快餐唐代市場有一種叫「立辦」的酒席,這「立辦」,便是唐代的快餐。據李肇的《國史補》記載:唐德宗臨時召見吳湊,任命他為「京兆尹」,而且要他立即赴任。吳湊在上任前,邀請親朋好友家中聚餐,雖然時間很緊迫,可是接到邀請的客人到來時,酒宴已在桌上擺好了。有些客人大惑不解,吳府的人回答道:「兩市日有禮席,舉鐺釜而取之,故三五百人之饌,可立辦也。」到了宋代,在東京、杭城等地,市場上有一種比比皆是的叫「逐時施行索喚」和「咄嗟可辦」的餐飲,如同今日所謂的方便快餐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