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乏驚人之舉:法國人,你究竟否決了什麼?

法國人不乏驚人之舉,5月29日全球的目光再一次被吸引到法國。一部歐洲各國普遍看好、並且被視為歐洲政治一體化標誌的《歐盟憲法條約》竟然被法國民眾所否決。此舉被認為是「歐洲建設的重大挫折」和「歐洲的大災難」。
  
  那麼,法國人究竟否決了什麼、它又揭示了什麼呢?這是當前歐洲一片混亂和眾說紛紜當中不可不冷靜思考和細心觀察的問題。
  
  2004年10月,法國總統希拉克和歐盟其他24個成員國領導人在羅馬共同簽署了經過兩年多討價還價而最終達成相互妥協的《歐盟憲法條約》。按照規定,這部憲法還需要由各成員國通過議會表決或全民投票認可後才能正式實施。
  
  法國國民議會多數席位掌握在支持希拉克總統的執政黨手中,如果選擇議會表決的方式來通過這部憲法,簡直是輕而易舉;然而,希拉克總統卻選擇了頗有風險的全民公決。
  
  在他看來,全民公決雖有風險卻成竹在胸,因為起草憲法的負責人正是法國前右翼總統德斯坦,這部法律必然維護了法國的利益,而且最大的反對黨社會黨在歐洲建設問題始終採取了積極推進的立場,因此一旦提交全民表決絕對不會出現太大的障礙。更何況,全民投票贊成歐盟憲法必將使得法國甚至希拉克總統本人在歐盟中的政治地位得到空前加強,因為希拉克是在代表6000萬法國人在說話,而不僅僅是一個法國政府!
  
  當然,這是希拉克本人的如意算盤。隨著公決日期的日益臨近,圍繞歐盟憲法在法國展開的全國大辯論變得空前激烈起來,據說參與爭論的人數比例高達80%以上,超過了歷次總統大選時的參與人數。令人不安的是,投票前的民意調查顯示,反對者的比例從最初不到50%不斷提升,最後達到了56%!法國有可能否決這部憲法。這將是歐洲一體化進程中法國第一次在如此重大問題上成為阻力,而不是「發動機」。
  
  希拉克坐不住了,歐洲其他國家領導人也坐不住了。希拉克本人連續發表電視講話規勸選民們投贊成票自不必說,德國、西班牙、盧森堡等國政府首腦也紛紛出動為法國助陣,施羅德總理在投票前夕還親自跑到巴黎進行遊說,用心可謂良苦。他們是在幫希拉克,同時也是在幫自己,因為他們都把自己的政治命運與歐洲建設前途牽在一起,而這部歐盟憲法則是歐洲最終實現政治一體化的關鍵一步。
  
  政治家們的努力付之東流。5月19日晚公布的正式結果明確無誤地顯示,法國人拒絕了《歐盟憲法條約》,而且反對者和贊成者人數比例十分懸殊,相差竟有十個百分點之多!
  
  這樣的結果恐怕很難用「偶然因素」來解釋,用「選民受到懷有各自目的的政客們的蠱惑」的解釋也缺少說服力,無庸置疑會有些人會受到蠱惑,但是難道 1350多萬投反對票的選民都是政治上的低能兒?因此,55%的法國人否決了歐盟憲法必然存在真正的理由,而這正是歐洲政治家必須正視和面對的重大課題。
  
  有分析認為,全民投票是每一個選民直接表達自己意願的機會,長期以來法國總理拉法蘭提出的一系列經濟社會改革政策受到廣泛批評,而高達10%以上的失業率令法國人失去了就業安全,於是借這次全民投票把怨氣發泄出來,看來法國人選錯了出氣的對象。
  
  正如一種形象的說法,「法國人想踢政府,卻把腳踹到歐洲的屁股上」。法國人找錯了對象之說有一定道理,其實在法國其他全國性投票選舉時也有類似的情況發生,但是透過現象還應當看到更深層次的東西。
  
  有人說,一部長達數百頁的憲法文件難道要叫每個選民都讀懂後才去投票嗎?因此需要政治家們去向民眾詳細解釋才能說服他們,而公決的結果說明政治家們的宣傳解釋上出現失誤。
  
  這種失誤不是解釋的不夠,而是政治家與民眾關注點上的錯位,使得上至總統總理下到各級政府的動員工作沒有把民眾調動起來。政治家向民眾解釋的是什麼,是歐洲要有共同的外交和共同的防務才能強大才能成為世界一極、是法國在統一的歐洲中才能發揮更大作用、是歐洲要有統一的憲法才能有效運轉……
  
  而這些並不一定是普通百姓最關心的問題,他們關心什麼,是歐洲走向政治統一後政府的財政補貼會不會削減、是自身的經濟狀況會不會降低、是法國出現更多的外來移民後自身的就業安全能否得到保障--一句話,政治家們說的是「大局」,民眾想到的是「近利」。說法國人缺乏大局觀念一點不錯,但是他們卻會用手中的選票來進行答覆。
  
  其實,這種矛盾早在歐洲實現單一貨幣的爭論中就已經出現。歐洲的政治精英們為歐洲的貨幣聯盟進行了全面的設計和規劃,制定了各國進入歐元體制的嚴格指標,但是這些措施導致一些國家經濟出現了極大困難,得不到民眾的認可,甚至造成一些政府倒臺。
  
  當時不少開明的政治家提出了「公民歐洲」的口號,也就是說政治精英們設計的歐洲必須取得廣大民眾的理解和支持,否則不會深入人心,更難以得到實施。法國人今天否決《歐盟憲法條約》不妨可以看成是民眾對「精英歐洲」的一種否定。這正是歐洲各國政治家們必須面對的嚴峻現實。
  
  歐盟現任輪值主席、盧森堡首相容克似乎看到了這一點。他雖然對法國公決結果深表遺憾,但認為這「表明歐洲人更加成熟了,它教育我們要傾聽人民的呼聲」。希拉克也表示,要採取措施解決廣大民眾所最為關注的問題。據說,歐盟將就修改歐盟憲法條約進行再次磋商,磋商的過程將會是漫長的,但肯定會更加貼近民眾所關切的問題。這也許是法國人投否決票產生的積極影響吧。

稿件來源: 《環球》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