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時報:程翔被扣的政治訊息

(亞洲時報記者馮良5月31日撰文 吳敏儀攝影)香港-新加坡《海峽時報》駐中國首席特派員程翔於4月底因「涉嫌間諜問題」被中國有關部門審查。有一種分析認為,中共政治局常委對「六四永不翻案」的立場仍十分堅定,而程翔這位對北京政壇十分熟悉的記者,多年來一直蒐集有關1989年「六四」的資料,中國政府對此實在不能忍受。
今年4月22日,程翔因「涉嫌間諜問題」被中國有關部門審查。中國外交部5月31日發表聲明,聲稱新加坡《海峽時報》駐中國首席特派員程翔承認:「近年收取境外情報機構大量金錢,在內地收集情報」,有關部門正進行審查。不過,新加坡《海峽時報》隨即發表聲明表示震驚,強調程翔為該報工作多年,一直表現專業,對他毫不懷疑。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程翔這次出事,應該是跟他多年來一直私下蒐集「六四」的歷史資料有關。據瞭解,中國當局對境內有這麼一位資深記者一直活動,並向不少黨政幹部處得到不少有關「六四」的資料深感不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於十六大前後作出議決,有關六四問題結論,決不翻案。可是,程翔蒐集的歷史材料,卻可能證明:「六四」過程中,中共領導人特別是鄧小平曾犯上錯誤。據指出,因為中國現時強調依法治國,但境內法律並無禁止一個人以合法途徑獲得的材料;為此,國安系統官員傾向以「間諜罪名」把程翔「繩之以法」。事實上,程翔自1996年起一直為新加坡《海峽時報》工作,他領新加坡《海峽時報》的工資,在一些官員心目中也算是「收取境外情報機構大量金錢」。「欲加之罪,何患無詞」,似乎一直是古今中外酷吏的最高法典。

據指出,中國當局傾向以司法程序正式審理程翔一案,而量刑方面也「應該不會接近間諜罪名的十年最高刑期」。不過,為了停止程翔繼續蒐集「六四」材料,也為了向外界傳達「六四絕不翻案」的訊息,程翔之要面對司法程序,幾乎已成定局。

程翔55歲,曾任香港《文匯報》駐北京主任,1989年天安門事件時擔任副總編輯,因《文匯報》發表「痛心疾首」社論,社長李子誦被免職,程翔也離開《文匯報》。程翔1973年畢業於香港大學經濟系,74年加入《文匯報》,是當年少數願加入親中報章的香港大學畢業生。

1989年「六四」事件中,當局的決策過程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多年來不少人都希望知道當年為何當局會把絕食的學生和群眾的活動視為「反革命暴亂」,而誰是六四鎮壓的決策過程的具體參與者,也是歷史學家希望澄清的重要一環。隨著時間的消逝,愈來愈多的六四當事人漸漸老去或離世,「六四真相大白」的機會,似乎是愈來愈渺茫。

中國當局這次抓了程翔,勢將面對國際社會更多的責難,歐盟把撤銷對華售武跟中國人權記錄掛鉤,經過這次事件,恐怕歐盟也無意在短期內撤銷有關禁令。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